西陵|三国名将的谢幕之战:272年,陆抗凭借一己之力战胜了一个帝国( 二 )


十一月 , 杨肇至西陵 。 陆抗令公安督孙遵循南岸拒羊祜 , 水军督留虑拒徐胤 , 抗自将大军凭围对肇 。 -《资治通鉴·卷七十九》
吴强于水师 , 而晋军水师固弱 , 以留虑对抗徐胤已经足够 。 但名将羊祜率5万主力 , 为何江陵方向只留部将张咸和孙遵 , 陆抗却自率主力来到西陵 , 这不是火中取栗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 , 这是极高明的安排 。

西陵|三国名将的谢幕之战:272年,陆抗凭借一己之力战胜了一个帝国
文章图片
(02战役结局)
第二天 , 杨肇果然率军攻击原来夷兵防守处 , 失败而回 。 不久 , 杨肇觉得没有胜利的希望 , 趁夜遁走 。 陆抗发觉 , 但有西陵城内步阐的牵制又不能全军出击 。 于是陆抗"鸣鼓戒众"做出追击的假象 , 杨肇军果然害怕(肇众凶惧) , 此时陆抗再以轻兵追击 , 大获全胜 。
赶走了杨肇 , 陆抗再回过头来慢慢攻打步阐 , 不久西陵城破 。 陆抗诛杀步阐三族及同谋将吏 , 赦免了其余众人(抗遂拔西陵 , 诛阐及同谋将吏数十人 , 皆夷三族 , 自余所请赦者数万口) 。
长期积水 , 就算立刻排水完成 , 那也是一滩淤泥 , 肯定难以行军 。 因此 , 陆抗判断 , 羊祜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 于是急令张咸破堰 。 羊祜到后 , 面对满是淤泥的江陵城北湿地 , 物资运送艰难 , 直到战役结束 , 羊祜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 只好退去 。

西陵|三国名将的谢幕之战:272年,陆抗凭借一己之力战胜了一个帝国
文章图片
272年12月 , 这场战役就以吴军陆抗的大获全胜、收复西陵而告终 。
(03战役地位)
其实在战役频发的三国时代 , 这场战役并不大 , 但后世对这场战役的评价却很高 。 早在西晋时 , 陆机就曾在其著作中 , 将其父陆抗的西陵之战对吴国的贡献 , 与其祖父陆逊的夷陵之战并称 。
虽然战役发生的地点很接近 , 但是夷陵之战吴蜀两国几乎出动全国兵力 , 对峙近一年;而这场西陵之战 , 据《晋书·武帝纪》记载 , 双方兵力分别为晋军8万、吴军3万 , 羊祜主力5万更未接战 , 实际战役的时间仅仅1-2个月 。
那么 , 西陵之战凭何能与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相提并论呢?
其实 , 就西陵之战陆抗所表现出的名将修养 , 以及此战对晋吴格局的影响来说 , 此战的精彩的确毫不逊于夷陵之战 。
三、三国名将的谢幕之战:如何转劣为优?
此战陆抗能取得胜利 , 其实很多细节 , 能够展示出陆抗足以担得起名将的赞誉 。
其一 , 西晋羊祜、杨肇身在襄阳 , 距离西陵很近 , 为何陆抗能扳回先手?
不知道是没有意识到西陵投降对于西晋的重要性 , 还是司马炎部署得晚了 , 总之九月步阐就投降了 , 但晋军的第一支援军杨肇的部队却在十一月却才到达西陵 。
但即使司马炎没有意识到 , 其实羊祜完全应该意识到 , 吴国不会甘心白白丢失西陵这个战略要地 。 当初孟达之叛时 , 司马懿不等请示 , 率军疾行 , 直接拿下上庸 。
而现在羊祜驻守襄阳已经三年 , 兵精粮足 , 却等待远在洛阳的司马炎命令之下(根据《晋书·羊祜传》记载 , 或在知道陆抗围西陵之后 , 司马炎才下的命令) , 才率军向南 , 不得不说 , 羊祜在战略上有着很大的失误 。
而相比于司马炎和羊祜的迟钝 , 陆抗却敏锐的意识到西陵的重要性:荆州南部一直存在着大量蛮夷 , 东汉初的武陵蛮夷 , 三国时的五溪蛮 , 都表明着这些人的存在 。 如果任由西陵这个缺口打开 , 使晋廷与他们有所联系 , 则荆州还能不能守得住 , 就不一定了 。
如使西陵槃结 , 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 , 则所忧虑 , 难可竟言也 。 -《三国志·吴书第十三》
于是 , 已失先手的陆抗行动迅速 , 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时间差 。 得知步阐叛乱后的第一时间 , 吴军就赶到了西陵城外 。
于是 , 司马炎和羊祜的迟钝致使丢失了到手的先机 , 而陆抗的敏锐却拿到了本已失去的先机 。

西陵|三国名将的谢幕之战:272年,陆抗凭借一己之力战胜了一个帝国
文章图片
其二 , 陆抗为何围西陵而不打;西晋三路大军 , 江陵是主力 , 陆抗为何盯着西陵不放?
虽然来到了西陵 , 但并不意味着吴军可获得战役的胜利 。
试想 , 如果直接攻打西陵 , 晋军不知何时到来 , 万一到来时未攻下西陵 , 则吴军腹背受敌 , 而晋军则可与步阐里应外合 。 如此 , 则吴必败 。
面对如此这样的劣势 , 陆抗的做法是在西陵城外又修起一座弧形的"围"(围子 , 一种类似于现在围墙的防御工事) , 正是这座"围"起到了化劣势为优势的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