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楚关系之谜,甲骨文揭开端倪,楚国或非周朝册封的诸侯国( 二 )


2011年 , 在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群 , 考古专家发现一件周成王时的青铜器 , 命名为“荆子鼎”(见上图) , 鼎上铭文如下:
荆子鼎铭文:“丁巳 , 王大祓 。 戊午 , 荆子蔑历 , 敞(通“赏”)白牡一 。 己未 , 王赏多邦伯 , 荆子丽赏鬯卣、贝二朋 。 用作文母乙彝 。 ”
大意是周成王进行了大祭 , 第二天为了表彰荆子 , 赏赐了白公牛一头 。 第三天王封赏各诸侯 , 荆子丽获赏了鬯酒和二朋贝币 , 荆子丽以此赏赐用作祭祀母乙的礼器 。 之所以确认是周成王 , 是根据另一件青铜器保卣的铭文获知 , 周召公讨伐五个殷商盟友之后 , 在二月举行“大祓” 。 另外 , 铭文中提到的“荆子丽” , 在史书上也有记载 。
《史记》记载:“(鬻熊)其子曰熊丽 。 熊丽生熊狂 , 熊狂生熊绎 。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 , 举文、武勤劳之後嗣 , 而封熊绎於楚蛮 , 封以子男之田 , 姓琇氏 , 居丹阳 。 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 ”
古史与考古发现互相印证 , 证实周初楚人的确臣服过周朝 , 具体什么样的形式臣服 , 这就不得而知了 。 至于《史记》中说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 , 封以子男之田” , 意思是楚国是在周王室支持下建国 , 楚国爵位起初是“子男” , 十有八九是司马迁的误解 , 原因很简单 , 早在周文王时期楚人势力已经存在 , 而“公侯伯子男”爵位在商周并不存在 , 是战国文人臆测而来 , 周朝贵族体系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远的不说就说秦汉战国 , 听过谁获得过“公侯伯子男”中侯爵之外的爵位?

周楚关系之谜,甲骨文揭开端倪,楚国或非周朝册封的诸侯国
文章图片
周楚关系之谜,甲骨文揭开端倪,楚国或非周朝册封的诸侯国】03
虽然楚国一度臣服于周朝 , 但楚国位于南方远离中原 , 周围没有什么天敌 , 于是迅速扩张 , 实力越来越强 。 尤为重要的是 , 与齐国、秦国、晋国、燕国等不同的是 , 楚国并不是周王室册封建国 , 不是周天子体系的诸侯国 , 而是一个古老相传的国家 , 周初的臣服是迫于形势 , 在自身实力越来越强之后 , 楚人心态逐渐改变 , 开始不断挑战周朝的地位 。
在另一方面 , 随着时间推移 , 周天子实力不断衰退 , 尤其是戎族入侵之后 , 周朝实力急剧下滑 , 甚至都城镐京被攻破 , 周幽王都被犬戎杀死 , 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楚国的野心 。
因此 , 楚国国君熊渠才会宣称“我蛮夷也 , 不与中国之号谥”、立三子为王 , 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才敢问鼎轻重等 。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 ,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楚庄王北伐时 , 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 , 显示出夺取周朝天下的野心 。
整个春秋争霸 , 可以看成两个集团对抗 , 即以楚国、秦国、吴国、越国为首的蛮夷集团 , 与周天子体系的诸侯国争霸 。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 , 打的旗号是“尊王攘夷” , 尊王尊的是周王 , 攘夷攘的是蛮夷 , 而楚国就被认为是不尊周王的蛮夷之一 。 后来的晋国 , 打的旗号也是尊王攘夷 , 集合中原诸侯对抗楚国、秦国 。 在春秋中原诸侯眼里 , 一定程度上并未把楚国当成自己人 , 而是看成了外人 。

周楚关系之谜,甲骨文揭开端倪,楚国或非周朝册封的诸侯国
文章图片
总体而言 , 周楚关系比较复杂 , 并非单纯的君臣关系 , 反而更像独立的两个国家 。 周王室强大时 , 楚人依附周王室 , 但比周朝诸侯国更为独立;周王室衰弱后 , 楚人就没有顾忌了 , 将自身摆在与周王室平等的位置 。 传统史书将周楚关系一直定位于君臣关系 , 或是认知错误 , 或是“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