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诊断率从8%提升至80%,儿童晕厥“中国处方”成世界指南( 二 )


杜军保每年都盼望着再见到小女孩 ,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 小女孩都如期带着喜悦的心情来看望叔叔阿姨;然而造化弄人 , “第五年的春节 , 我们再也没有盼来她的笑脸 。 ”杜军保说着 , 沉默了片刻 , “那段时间心情特别沉重 , 虽然白血病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 , 但如此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凋零 , 让我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无力感 。 ”
与白血病类似 , 当时国内儿科领域 , 特别是在儿科心血管疾病领域 , 有很多“痛点病症”——小儿肺动脉高压、晕厥、儿童高血压、心肌病……面对这些病症 , 医生们往往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 这么多“未解”的病 , 到底该怎么治?杜军保意识到 , 现有的医学发展仍有局限 , 要想真正治好孩子们的“疑难杂症” , 就必须搞清疾病的发生机制 , 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式 。
在临床博士研究生培训的那段时间里 , 杜军保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儿童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 , 他也凭借这一研究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 毕业后留校 , 成为了北大医院儿科的一名“小大夫” 。 毕业当年 , 他就申请并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由此正式开启了他主持的第一项国家级课题——针对儿科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 。
潜心寻“源”
1989年博士毕业后 , 杜军保一边出门诊、查病房 , 一边挤出时间 , 进行科学研究 。 科研嗅觉敏锐的他 ,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 , 关注到一个崭新的生命科学领域——“气体信号分子” 。
晕厥|诊断率从8%提升至80%,儿童晕厥“中国处方”成世界指南文章插图
杜军保(左一)带领团队查房
“在我们的认知里 , 人类的心脏之所以会正常收缩、跳动 , 并能排出血液供给全身 , 使全身各器官正常运作 , 是通过身体里的神经体液调节 , 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内分泌激素等参与下进行的 , 这些体液因素多是身体中的大分子在发挥作用 。 ”杜军保说 , 当时外国学者发现人体存在内源性产生的小分子气体——一氧化氮 , 在心血管生理与病理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 这一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科学奖 , 让他深受启发 。
“身体里不应该只有这么一两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 。 ”怀着探究新领域的热情 , 杜军保及团队在北大医院教授唐朝枢指导下开展系统研究 , 发现身体内源性产生的硫化氢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心肌损伤、休克等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同时他还发现了内源性二氧化硫为心血管新的气体信号分子 。
“它们虽然听着不是什么‘好气体’ , 但是这些气体在身体内能够交互影响 , 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的状态 。 这些内源性气体过高或过低 , 都会让人们患上心血管疾病 。 ”杜军保解释 。
这一研究推动了气体分子调控理论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理论的进步 , 在国际学术界获得高度关注与肯定 。 围绕该研究 , 杜军保主持开展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 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
杜军保深知 , 临床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探索 。
“在学校集体列队长时间站立时 , 有的学生就会突然晕倒 。 ”在门诊和病房里 , 杜军保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 。 当长时间站立或突然受到惊吓时 , 有的孩子会突然脸色苍白、出虚汗 , 然后倒地;经过几十秒钟或一两分钟后又能清醒过来 。 这种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晕厥 。
以往 , 人们仅仅知道这些突然晕倒的儿童可能患有心脏器质性疾病 , 也可能患有脑血管病 。 “其实 , 在儿童晕厥中 , 由这些原因导致的晕厥仅占极少数 , 其他大部分晕厥的原因都不明确 。 ”杜军保说 , 医生不知道对这些孩子的疾病该怎么预防 , 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疗 。 上世纪90年代初 , 在晕厥的儿童中 , 只有8%左右能够找到病根 , 超过90%都是“不明原因”晕厥 。 这些患儿往往以“晕厥待查”住院 , 但是在他们出院时 , 仍然是“晕厥待查” 。
杜军保开始思考:大部分晕厥患儿的病根到底是什么?当时 , 国内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尚没有理想的诊断方法;国内外开展了一些研究 , 也主要是针对成人晕厥的 。
1992年开始 , 杜军保踏上了为儿童晕厥疾病“寻源”的道路 。 杜军保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直立倾斜试验 , 并不断优化、改进 。 基于诊断技术上的创新 , 他发现这些“不明原因”晕厥的孩子 , 站立一会儿后 , 便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心率突然降低 , 血压随之下降 , 有些孩子的心电图出现异常……而引发这些症状的原因可能是人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射”出了问题 , 或是血管张力异常 , 或是由于血容量不足所致 。 由此 , 1997年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这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