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传奇名臣能文能武,被誉为“纸币之父”,更练一手绝世剑法

前言:
在《智囊》“捷智”篇中收录了一个故事 , 说北宋治理蜀名臣张咏 , 刚到成都任职之时 , 战火刚熄人心未稳 , 常有反叛事件发生 。 某次张咏到校场检阅军队 , 士兵们聒噪对着张咏山呼万岁 , 张咏见此立即下马 , 朝着东北方向跪下 , 高呼三声皇帝万岁 。 军士们见张咏这个举动 , 心中也是一惊 , 不敢再做喧哗 。 冯梦龙在《智囊》中评译说 , 张咏高呼万岁 , 平息了军士们的反叛情绪 , 在极短的时间内 , 做出“神反应” , 还说张咏的行为不仅仅是行事谨慎 , 更是表达了对皇权的尊重与忠心 。 事实上张咏不仅有高智慧与高情商 , 他的一生非常传奇 , 被誉为“纸币之父” , 性格鲜明特立独行 , 刚正不阿不拘一格的行政风格 , 也流传千古 , 成为后世的美谈 。

北宋传奇名臣能文能武,被誉为“纸币之父”,更练一手绝世剑法
文章图片
武艺高强练就绝世剑法
张咏是濮阳甄城人 , 生于五代十国天下动荡时期 , 张咏虽出身贫寒 , 但志存高远 , 练就了一手好剑法 。 《春渚纪闻》说张咏的剑法出神入化 , 有剑圣的外号 , 某一日张咏与好友外出游玩 , 走到一棵大枣树前 , 张咏从袖中抽出一柄短剑 , 一剑就将枣树拦腰斩断 。 公元960年陈桥兵变事发赵匡胤为帝 , 建立宋朝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 , 改革科举收纳四方贤才 , 社会大兴尊儒之风 , 张咏也开始一改旧习 , 离开家乡外出求学 , 一走就是17年 , 他由于买不起书 , 只好借人书籍手抄下来 , 访各地名师求学问道 , 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 终于学得满腹经纶 , 成为一位文武兼备名震一方的杰出青年 。

北宋传奇名臣能文能武,被誉为“纸币之父”,更练一手绝世剑法
文章图片
弃武从文步入仕途
张咏在太平兴国五年参加科举 , 凭着才学高中进士 , 被任为大理评事 , 鄂州崇阳知县 。 崇阳当地百姓多以种茶为业 , 张咏经过深入调查 , 考虑到官府日后会强行推行茶叶专卖制度 , 便下令百姓改种桑 。 起初百姓十分地抵触 , 张咏解释说茶叶虽然利厚 , 但不免日后被官府强制榷茶 , 不如种植其他农作物 。 经过张咏的苦心劝导 , 崇阳县百姓全部拔茶种桑 , 不久后果然官府开始推行茶叶专卖制度 , 鄂州其他种茶的百姓 , 都因为失业陷入贫困 , 唯独崇阳百姓免受其害 。 崇阳县时常爆发水患 , 张咏还在崇阳县带领百姓开沟修渠 , 引山川河水灌溉农田 , 不仅治理了水患 , 还使百姓摆脱了干旱之忧 。 随后张咏还鼓励百姓种植蔬菜 , 大力发展了崇阳县的蔬菜业 , 百姓也因此日渐富足了起来 。

北宋传奇名臣能文能武,被誉为“纸币之父”,更练一手绝世剑法
文章图片
革除积弊深受百姓爱戴
淳化元年张咏赴湖北任转运使 , 崇阳县山高水险 , 张咏奏请朝廷以绢麻 , 代替运输难度大的粮食 , 此举让崇阳百姓感激不尽 。 荆南造船厂监场郑元祐 , 是当地臭名昭著的地头蛇 , 他仗势欺人胡作非为 , 当地百姓深受其苦 , 张咏决定为民除害 , 多次上树书与郑元祐激辩 , 终于打掉了这个害群之马 。 不久后张咏有多次调任、升迁 , 他的仕途足迹遍及大半个北宋疆域 , 而无论在哪里为官 , 张咏始终不忘初心 , 革除当地积弊 , 敢于挑战破旧陈规 , 大力整治当地吏治 , 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 张咏爱民除恶的名声远播天下 , 北宋名臣韩琦听说后 , 还亲自作词赞赏张咏 。 淳化五年西川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 百姓庄稼颗粒无收 , 但官府依然急迫赋敛 , 最终激起百姓的反抗 。 张咏在此时走马上任 , 前去益州“救火” 。 临行前宋真宗还授予张咏尚方宝剑 , 准许张咏便宜行事 , 同时派遣剑州刺史上官正 , 与宦官王继恩率军前去镇压 。 《智囊》中提到的故事 , 也是在期间发生 。

北宋传奇名臣能文能武,被誉为“纸币之父”,更练一手绝世剑法
文章图片
治蜀功勋卓著得到皇帝的高评价
官军入蜀之后 , 却被浩浩荡荡起义军震住 , 未战先怯敌 , 让张咏很是担忧 。 张咏用激将法鼓动上官正尽快出战 , 还设下宴席盛情款待上官正与其部下 。 上官正被张咏的激将与鼓励触动 , 率军主动向农民军发起攻击 , 在上官正不畏生死的带领下 , 农民军被打得四散溃逃 , 首领李顺也被当场斩杀 。 然而叛乱虽平 , 蜀中百姓却因害怕受到牵连 , 惶恐度日以至于民生凋敝 。 张咏上奏朝廷 , 实行“严惩首恶 , 胁从不问”的政策 , 促使当初被李顺胁迫起义的农民 , 尽快回乡发展生产 。 张咏恩威并施的手段 , 迅速抚平了蜀中的战争创伤 , 经济逐步恢复民生日渐安定 。 咸平元年张咏任职期满 , 回朝任御史中丞 。 然而张咏离开之后 , 蜀中又再起波澜 , 李顺残部死灰复燃 , 蜀中局势再次告急 。 宋真宗派遣张咏第二次入蜀平叛 ,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 张咏很快就浇灭了蜀地的战火 , 宋真宗欣慰地说:“得卿在蜀 , 朕无西顾之忧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