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黄帝|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文章图片

黄帝|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文章图片

黄帝|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文章图片

姓者 , 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 , 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 ——《通鉴外纪》

据相关史料记载 , 我国的古姓最开始来自于对图腾的崇拜 , 所以古姓大多是氏族的徽号 , 或者氏族的标志 。 姓氏的出现使得各氏族能够很好的辨识 , 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 , 氏族互相通婚 , 人类文明得以进步 。
我国的古姓 , 能够追溯到母系氏族制度时期 , 那个时候的古姓 , 通常都包含有“女”字在内 。 其中 , 有八大姓氏比较著名 , 分别是姚、妫、姒、嬴、姞、妘、姜、姬;相传黄帝在姬水之滨居住 , 所以黄帝以姬为姓;炎帝在姜水之旁居住 , 所以炎帝以姜为姓 。
黄帝和炎帝的子孙 , 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 所以我们也被称之为“炎黄子孙” 。 据《史记》的记载:“黄帝二十五子 , 其得姓者十四人 。 ” , 黄帝生有二十五个儿子 , 其中有一十四个是姬姓 。 夏商周的建立 , 都有姬姓氏族的身影 , 所以姬姓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
胥臣(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2年) , 他处在春秋时期 , 是晋国著名的教育家 , 他曾研究过姓氏的发源 。 他在《三语》中曾这样解释:“黄帝之子二十五宗 , 其得姓者十四人 , 为十二姓 , 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 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 ”
上古时期的五帝 , 夏朝的第一任君王 , 以及商族、周族的祖先等人 , 血脉都传承于黄帝;周朝的时候 , 诸侯国当中有53个姬姓国 。 此后 , 经过不断的繁衍生息 , 又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姓氏来 , 据《百家姓》记载 , 有411个姓都是由姬姓衍生出来的 , 而姬姓则位于《百家姓》第297位 。
《百家姓》在北宋初年成文 , 其中原本收录的只有441个姓氏 , 此后增加到了504个姓氏 。 为了便于大家熟记 , 所以姓氏被编排成了四言体例 , 而且每一句都十分的押韵 , 尽管内容没有文理 , 却对于我国姓氏的传承 ,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
公元502年-公元549年 , 梁武帝让周兴嗣编撰《千字文》 , 并且强调只能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 , 选取一千个不重复的字 。 编撰完成以后 , 每句都是四个字 , 而且条理清晰 , 文采卓越;并且同《百家姓》一起流传了千百年 , 成为了我国的儿童启蒙读物 。
虽然《百家姓》得以流传至今 , 但是古代的一些姓氏 , 在如今却已经很难找到了;原因不外乎书写麻烦 , 或者是仇家追杀被迫更换姓氏 。 所以 , 有的姓氏已经很难见到了 , 不过有一个姓氏 , 不同于以上两种原因 , 却也变得十分稀少起来;而且这个姓只有湖南有 , 人数仅300 , 史学家当成“宝” , 女子却想改姓 。
这个姓氏就是“叫”姓 , 据史学家考察 , 这个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南 , 具体位置在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 。 攸县“叫”姓的祖宗是仲康 , 据《仲康公传》中的记载:“叫公仲康 , 字肇绩者 , 乃河南苗裔 , 楚攸之鼻祖也 。 ”
仲康出生于1379年 , 卒于1449年 , 因为获得过战功 , 所以成为了一名武官 。 相关史料记载:“后得功官拜都阃 , 佐胡国公正南将军帐下 , 迨因国事正在进退两难之间 , 遂丧志仕途 , 寻胜过攸至斑竹菜花坪 , 流连不舍 , 弃厥故居” , 我们可以得知 , 仲康曾是清代的四品武官 , 由于明朝发生变故 , 所以他选择退出了官场 , 并且选择在这里进行隐居 。
据《班行诗》中的描述:“正叫流光应宗祖” , 我们可以进一步得知 , 仲康来到了这里以后 , 就改姓为“叫”了 , 也能够根据这句诗 , 大概猜到仲康为什么要改成这个姓氏 。 “叫”姓在古代可能对于个人没有多大的影响 , 到是到了现代以后 , 后世的人却备受其扰 。
【黄帝|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原因在于 , 如今我们问人家姓名的时候 , 都会说“你叫什么” , 所以姓“叫”的人通常很难开口回答说“我叫叫……”尤其是比较矜持的女孩子 , 所以很多的女生都想改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