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与汉武帝,谁比较有明君的模样?穷兵极武比不上修身养性
“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 。 ”战争对于君王来说可以扬威立信 , 成则天下兼济 , 不成也还可以在漫漫史书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 不管战争的结果 , 带来的都会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 战争意味着骨肉分离 , 意味着苛捐杂税 , 意味着有可能流离失所远离家园 。
文章图片
与百姓相比 , 心中有着鸿鹄之志的君王考虑的是国家的兴旺与版图的扩张 , 不可否认大兴军事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带来国威的壮大 , 但国力的损耗与附着在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 , 也一样令人扼腕 。
文章图片
(一)汉武帝征讨带来的国力损耗
汉武帝公元前141当政起到公元前87年逝世共当政54年的时间中 , 便有30余年的时间在战争中度过 。 这其中带来的国力与财力的大量损耗是不可估量的 , 平闽越、三击匈奴、收河套、夺河西 , 封狼居胥 , 将大汉的版图不断扩展 , 最终为后世的疆域范围奠定基础 。
但与国威的壮大相对应的是百姓的流离失所 , 有诗云:“师出三十余年 , 天下户口减半 。 ”描述的便是 , 汉武帝在经历三十余年的战乱后 , 天下户籍已减少一半的景象 。 由此可见 , 汉武帝的大兴军事和连年的胜利都是以百姓的安居乐业为代价换来的 。
文章图片
武帝晚年还大兴土木 , 建造宫殿沉迷于享乐 , 致使天下流民四起 , 农民起义军频发 。 当时的汉朝百姓不但要应付匈奴的侵扰 , 还要面对国内起义军的战祸频发 , 这使得百姓已然是不堪重负 。
(二)汉宣帝治国刚柔并济
经过汉武帝的穷兵黩武 , 东征西讨 , 汉朝的强盛与国威已然到达汉朝的一个顶峰 。 而连年的战乱和武帝晚年巨大耗费 , 也使汉朝的赋税和国库收入锐减 , 已然透支未来百姓的口粮 。
文章图片
到汉宣帝这一朝 , 要做的就不再是大兴土木和版图扩张 , 而是要给予已然不堪战乱的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 于是汉宣帝推行轻徭薄赋 , 让百姓在朝廷的庇佑下得到喘息和安居乐业的机会 。
而汉宣帝也不仅只有对于百姓的一味怀柔政策 , 面对外敌入侵 , 汉宣帝也会有一定的作为 。 既使得大汉的国威得以保全 , 百姓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中逐渐发展 , 也能够避免由于战争对西汉国力的损耗 。 比如联合乌孙以抗击匈奴 , 匈奴首领大败并投降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 , 扩大西汉王朝的疆域范围 , 维护边境数十年的稳定 。
文章图片
可以看出 , 汉宣帝再面对外敌时不像武帝一般征战连年 , 而是点到即止 , 收服即可 , 其注重的是要为百姓留下足以安宁生活的国内大环境 。 因此 , 像汉武帝时期的威震匈奴的名将卫青、霍去病如果生在宣帝时代 , 只怕也没有如此大的用武之地 。
(三)汉武帝的铺垫
【汉宣帝与汉武帝,谁比较有明君的模样?穷兵极武比不上修身养性】汉宣帝时代就国库的充盈与百姓的幸福指数来说 , 定是远高于武帝时代 。 但不可否认 , 正是由于武帝时期强硬的外敌政策 , 使匈奴不敢轻易南下 , 扰大汉边境 , 才为后来宣帝时期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国内环境 。 如果没有汉武帝在前朝奠定的西汉的强盛国威使得外敌不敢轻易进犯 , 那么国内的发展也是无从谈起的 。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汉武帝在逝世后留下霍光作为一代名臣 , 也能够慧眼识珠使宣帝能够执掌政权 , 为西汉王朝开辟一个中兴的时代 。 这些不可不谓是武帝识人之功 。 “凭君莫话封侯事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一场战役的胜利与一个家族的荣耀 , 其背后都是无数战士和百姓的皑皑枯骨 。
在封建王朝时代 , 平民思量着建功立业 , 皇帝也想要有着一番作为能够在史书中留下明君和强国的称颂 。 心中各有的丘壑 , 都是依靠着百姓的沉重负担才得以一步步向前 。 因此 , 在君王和王侯将相的功劳簿中 , 有一大半部分都将与百姓的忍辱负重相关联 。
参考资料:
《己亥岁》
《史记》
《这里曾经是汉朝》
- 杨贵妃与唐明皇真的有爱情?明明好惨,被老头子毁了一生
- 蒙古帝国的建立与元代瓷器的发展
- 汉武帝最勇猛的儿子:徒手与猛兽搏斗,为何却选择自杀?
- 在霍光辅政下,武帝政治继续执行
- 四川与陕西的区划调整,当年9个乡镇,为何分给了陕西省?
- 日本刀师从唐刀,为何比明刀更坚韧锋利?与技术无关,原因很现实
- 传统社会的吏治制度演变脉络:君臣对立与合作
- 李宗仁的夫人,与特务头子戴笠原来是这层关系,真让人意想不到
- 宋代最不安分的男人,与状元擦肩而过,拒绝躺平,却被骂了900年
- 曹操从与汉中对峙的攻略中,进行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