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七年的《奇葩说》为什么热度还能这么高?( 二 )



做了七年的《奇葩说》为什么热度还能这么高?
文章插图
“让更多来自于不同职业的人,带来各自不同的声音”是筛选过程秉承的一条重要标准。44位选手中包括了网红博主、偶像练习生、程序员、设计师、脱口秀演员、中学生等各种身份背景的人。层层筛选的过程,也让新奇葩们能快速提升辩论和综艺经验。

做了七年的《奇葩说》为什么热度还能这么高?
文章插图
辩题设计也是如此。《奇葩说》每季辩题的变化,真实反映出了不同时代年轻人的观念变化。曾经有道辩题是“情敌是绿茶,我要不要拆穿他”,几年后,已经更新为“情敌是绿茶,我要不要向他学习”。过去年轻人讨论“分手了还能不能做朋友”,如今大家也会关心“前任能不能被当成人脉”。
《奇葩说》会在社交网络上搜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整理并优化成为辩题。比如“该不该支持妈妈追星”这道题目,就是基于“假靳东”事件,套用上《奇葩说》的模板问句,便成了一道辩题。每种类型辩题的数量之间也需要被平衡。生活向、自我成长的辩题会占到75%到80%,但每一季总会抛出5到6个偏哲学价值观的命题。
辩手会在节目录制前几天拿到辩题做准备。针对新奇葩,节目导演会从现场效果角度帮他们把关演说稿——表述是否通俗易懂,逻辑框架是否清楚,金句的数量够不够,甚至是金句与爆梗的比例平衡问题。
“话题性+记忆点”,正是内容型产品获得流量热度的两个关键词,它们能帮助制作公司换取商业上的成功。

做了七年的《奇葩说》为什么热度还能这么高?
文章插图
如今,《奇葩说》第八季的辩手招募很快就要启动了,而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团队正在努力让这档“爆款”节目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
做了七年的《奇葩说》为什么热度还能这么高?
做了七年的《奇葩说》为什么热度还能这么高?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