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末期,为何德国不愿意向苏联投降,而是美英盟军?

1945年4月16日清晨 , 德国柏林 。 苏军发射的照明灯 , 将柏林的夜空照射得如同白昼 。 与此同时 , 苏军万炮齐鸣 , 数万发炮弹和喀秋莎火箭炮倾泻在柏林城 , 拉开了柏林战役的序幕 。
尽管德军调集了80多万军队 , 将柏林的防御工事经营得固若金汤 , 但在200多万苏军、6000多辆坦克、7000多架飞机、40000多门大炮面前 , 毫无抵挡之力 。 苏军只用了两周时间 , 就攻入了柏林城 。 4月30日夜晚9点钟 , 苏军耶果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一起将一面苏联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
到了此刻 , 德国在二战中的失败已成定局 。 以哪种方式来结束这场战争呢?

德国希望通过一场谈判来争取一点利益 , 争取体面一点结束战争 。 于是 , 当苏联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当晚 , 德军就通过广播来请求与苏军谈判 。 第二天 , 即5月1日凌晨3时55分 ,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打着一面白旗 , 前往苏军近卫第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 , 希望先停战 , 再谈判 。
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崔可夫无权处理 , 随即通过电话报告给朱可夫 , 朱可夫向斯大林作了报告 。

战末期,为何德国不愿意向苏联投降,而是美英盟军?
文章图片
很快 , 斯大林回复了:“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 , 不进行任何谈判 。 不同克莱勃斯谈 , 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谈 。 ”
5月2日上午7时 , 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奉命向苏军投降 , 结束了柏林战役 。 但是 , 整个苏德战争还没有结束 , 欧洲战事还没有结束 。 德国必须在整体上无条件投降 , 才能让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事画上句号 。

当时 , 德国的新元首是海军元帅邓尼茨 。 能够代表德国来投降的人 , 也正是这位曾经发明了潜水艇“狼群战术”、让英美海军闻风丧胆的海军名将 。 邓尼茨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投降是避免不了的 , 区别是向美英盟军投降呢 , 还是向苏联投降?

战末期,为何德国不愿意向苏联投降,而是美英盟军?
文章图片
按照正常理解 , 苏联军队已经攻克了德国首都柏林 , 德国应该就近向苏联投降才对 。 可是这样一来 , 东线上的100多万德军 , 就得向苏联军队交出武器 。 当初 , 苏德战争太过惨烈 , 4年下来苏联伤亡总数超过了4000万人 。 而且 , 德军在苏德战场干了太多坏事 , 让苏联军队恨之入骨 。 假如德军成了苏军的俘虏 , 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后果不堪设想 。
为了保障剩余德军的安全 , 邓尼茨尝试着派人前往法国兰斯 , 与美英盟军取得联系 , 提出向美英盟军投降的想法 。 美英盟军的总司令是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 。 艾森豪威尔不但擅长行军作战 , 还很有政治头脑 , 后来也因此当了8年美国总统 。 艾森豪威尔很赞成邓尼茨的想法 。 他当然不是看重100多万德军的安全 , 而是打算通过这种做法 , 杀一杀苏联人的威风 , 让美国、英国在战后秩序建设上占据主导权 。

战末期,为何德国不愿意向苏联投降,而是美英盟军?
文章图片
可是 , 就算由美英盟军接受德国投降 , 也不能完全忽视苏联的存在 。 至少 , 苏联有权派出一个代表 , 前来法国兰斯参加受降仪式 。 然而 , 这样一来 , 不但很耽误时间 , 也难免会发生许多变数——苏联肯定不同意由美英盟军来主导受降仪式 。
想来想去 , 艾森豪威尔想了一个馊主意 , 邀请苏联派驻盟军总司令部一名少将联络官苏斯洛帕罗夫参加受降仪式 , 并代表苏联签字 。 苏斯洛帕罗夫获得消息后 , 大吃一惊 。 他深知 , 自己肯定不够级别代表苏联签字 , 便给莫斯科方面进行了汇报 。 由于苏斯洛帕罗夫级别太低 , 他的请示需要层层转批 , 才能送到斯大林面前 。
苏斯洛帕罗夫迟迟等不到斯大林的批复 , 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又来临了 , 他只好硬着头皮作为苏联代表 , 出现在5月7日在法国兰斯举行的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上 , 并进行签字……

战末期,为何德国不愿意向苏联投降,而是美英盟军?
文章图片

斯大林闻讯非常生气 , 指令苏斯洛帕罗夫不得签署任何协议的同时 , 向美英盟军发出抗议 。 美英盟军不能无视苏联的反对 , 只好同意5月8日在德国柏林再举行一次东线的无条件投降仪式 。
5月8日 , 德国第二次无条件投降仪式在柏林举行 , 苏联名将朱可夫出席并主持仪式 , 苏联方面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元帅出席并主持仪式 , 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法国德塔西尼将军出席 。 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海军总司令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和空军总司令斯通普夫空军上将在投降书上签字 , 投降书第一条写道:“我们 , 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 , 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 , 向红军最高统帅部 , 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