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带你了解秦腔的历史( 二 )


南路秦腔又称汉调桄桄 。 汉调桄桄 , 俗称桄桄子 。 是一种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 , 唱腔、道白吐字归韵以汉中方言音调(汉水流域群众的语音)为基础的传统戏曲剧种 。 又因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之声 , 又名“汉调桄桄”“桄桄戏” 。 又因其主要板式名称、旋律结构、主奏乐器等 , 和秦腔有许多相同之处 , 所以也称“南路秦腔”、“汉调秦腔” 。 民间有“吃面要吃梆梆子 , 看戏要看桄桄子”的民谚 。 汉调桄桄剧目丰富 , 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 , 其中本戏五百六十多本 , 折子戏一百七十多出 , 其中《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剧目为汉调桄桄所独有 , 《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经失传或残缺 。 2006年5月20日 , 汉调桄桄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秦腔|带你了解秦腔的历史
文章图片
秦腔|带你了解秦腔的历史】秦腔西路进入淅川成为梆子 , 东路在陕西成为晋剧 , 在河南成为了豫剧 , 在河北成为梆子 , 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 , 豫剧 , 晋剧 , 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和起源 。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 。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 , 这个时期 ,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 。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 , 同时也是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 。 清代的有关史料中记载 , 当时除了山海关以外的东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迹外 , 其他各省都有流行 。 在流行过程中 , 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相结合 , 逐渐变形成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 , 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逐渐被替代而逐渐缩小 。 到了清朝末年 , 又变成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

秦腔|带你了解秦腔的历史
文章图片
秦腔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 , 并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之产物 , 为研究汉族文化、追踪古来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让我们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也能够回首聆听一下悠长历史积淀下的秦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