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后,从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反应来看,忠臣奸臣一目了然

在这篇文章 , 笔者要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火烧圆明园后 , 从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反应来看 , 忠臣奸臣一目了然 。
清朝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十月十八日 ,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城 , 并于当日占领圆明园及附属的清逸园 , 静明园 , 静宜园 , 畅春园 , 海淀镇等其他清朝皇室园林 。 同样是当日 , 英法联军开始粗暴地从这些园林中抢夺我国的各式文物 , 并点燃大火试图将圆明园这座中华民族文化史的瑰宝毁之一炬 。
根据不完全统计 , 此次火烧圆明园行动 , 我国共失陷各式国宝150万件 , 囊括整个先秦时期至明清时期的各种各样的瑰宝 。 此外 , 圆明园内的太监宫女 , 及守护侍卫共计300余人全部死难 , 无一人生还 。

火烧圆明园后,从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反应来看,忠臣奸臣一目了然
文章图片
如果说火烧圆明园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场重大灾难 , 那么后世对他的评价就应该能最直观地体现出 , 是否真的爱戴自己的祖国 , 爱戴自己的同胞 , 甚至于爱戴自己的文化 。 今天 , 笔者为大家选出了清朝末年的两位典型官员 , 分别是曾国藩和左宗棠 。 就让我们从他们二人的评价中 , 看看谁才是那个应该受到唾弃的奸臣 , 谁才是那个应该受到敬仰的忠臣(忠心中华民族) 。
咸丰年间 , 被后人誉为晚清四大名臣的曾国藩 , 左宗棠 , 李鸿章 , 张之洞等 , 都还只是一介小官 , 并没有太大的说话力度 。 但也正因此 , 才能看出他们真正的想法 。 毕竟身在高位的人 , 说话往往是身不由己 。

火烧圆明园后,从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反应来看,忠臣奸臣一目了然
文章图片
火烧圆明园后,从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反应来看,忠臣奸臣一目了然】曾国藩的态度和做法:
史料《曾国藩传》记载 , 圆明园被烧毁后的第一年 , 曾国藩便在自己的笔记当中写道:
“洋人十年八月入京 , 不伤毁我宗庙社稷 , 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 , 二者皆有德于我 。 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
这段话虽然是文言文体 , 但相信每一位国人应该都能看的清楚 。 翻译过来就是 , 洋人十年(咸丰十年)八月进入京城 , 没有伤害我们的宗庙社稷 , 而且还在上海和宁波等地帮我们剿灭匪患 , 实在是有恩于我们 , 我们中国人不应该忘了这种大事儿只顾埋怨那些小事 。 看看 , 这就是被称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所说出的话 。

火烧圆明园后,从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反应来看,忠臣奸臣一目了然
文章图片
虽然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 但笔者觉得 , “以人为本 , 民为重君为轻”这样的圣人之言他不应该不知道 。 但他却偏偏认为 , 清政府的宗庙社稷大于一切 , 而百姓切身利益却只是小恩小怨 , 而且我们还应该对洋人报以感恩之心 。
此外 , 可能会有人说这只是年轻时期的曾国藩 , 说了一些不合乎时宜的话 , 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但曾国藩真的只是年轻时候这么想的吗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夷而鄙华 , 借夷而压华”这句经典名言 。 没错 , 这还是出自于我们的“圣人”曾国藩之口 。 晚清时期的曾国藩为了得到西方对他的支持 , 以帮助他完成屠灭太平天国的重任 , 他便以几乎毫无原则和底线的方式倒向了洋人 。

火烧圆明园后,从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反应来看,忠臣奸臣一目了然
文章图片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闻名中外的晚清“天津教案”事件 , 在这场事件中洋人以近乎无耻的方式欺负国人 , 而国人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 最终在整个朝堂都主战的时候 , 曾国藩却请求主和 , 并将当事官员全部流放 , 当事百姓全部处死 , 同时赔付西方巨额资金 , 甚至于派遣使者前往法国亲自道歉 。
左宗棠的态度和做法: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时候 , 左宗棠只是一个四品候补的军务参赞 , 说白了就是一个没有空位的厅局级干部 。 但《左宗棠传》记载 , 正值壮年的左宗棠在得知京城失陷圆明园被毁后 , 连续数日悲愤不已寝食难安 , 并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尽快为自己拨下一个军缺 , 以让他报效朝廷 。

火烧圆明园后,从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反应来看,忠臣奸臣一目了然
文章图片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 , 左宗棠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 此时的他再也不是当年的四品候补参赞 , 所以他开始针对步步紧逼的洋人 , 做出自己身为中国人该有的表现 。 史料记载 ,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沙俄要求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这部卖国条约 , 起初清政府已经同意 , 但因为左宗棠的强烈反对而被迫暂停 , 而沙俄得知是左宗棠不许后 , 只能被迫同意暂时搁置当中的多项过分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