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类综艺进入“内卷”时代,“打工人”为何也不爱看了?

67岁的民族企业家董明珠“投身”入综艺节目,并亲力亲为“带实习生”本应自带话题度。然而,职场类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播至第三期,却仍无太大热度。
与此同时,聚焦金融行业,被观众称之为“翻版”《令人心动的offer》的《闪闪发光的你》,则更像是一众“精英青年”的角逐场。而刚开播的《上班啦!妈妈》则聚焦于一些竞争“创意总监”岗位的宝妈们,在镜头前妆容精致、穿着得体的她们,也大多有着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及个人能力。
几部在播职场类综艺,均局限于一定的圈层之中,并无“爆款相”。

职场类综艺进入“内卷”时代,“打工人”为何也不爱看了?
文章插图
从2019年至今,“2.0时代”下的职场类综艺数量正在日益增加,但能够恰好抛出能够引发观众思考的社会话题的综艺节目寥寥,“高、精、尖”式不接地气的综艺节目以及聚焦点过窄的作品,也不能够激发泛众领域的情感共鸣。
在娱乐向综艺内容更具吸引力的环境中,职场类综艺本就受众群体有限。
而近几年,在定向聚焦相关行业、有意识地选取“高、精、尖”人才,且添加了观察类综艺常规录制、剪辑手法的情况下,职场类综艺似乎分支出了一个走向“精英化”的圈层模式。
或许,作为一档综艺节目而言,这样的调整会使其更具特色和看点;然而,凭借真实感赢得泛众共情的节目价值,却得到了显著削减。自然,职场类综艺“破圈”的难度就更上了一级台阶。
从“棚内综艺”到“真人秀”,职场类综艺迎来变化升级
不同于职场类综艺“1.0时代”,求职者带着简历登台面对多公司及负责人“自我推销”的节目形式;如今已迭代至“2.0时代”的职场类综艺,均融合了观察类综艺的优势,将“棚内观察”与“素人真人秀”进行了叠加处理。
而今,越来越多的职场综艺结合了真人秀模式,并邀请一些嘉宾进行“棚内观察”,最终,双向结合形成双视角模式——这样的节目模式
,已悄然成为了职场类综艺节目的主流模式。那些曾在十年前风靡一时的“噱头”即为收视率的职场类综艺的身影,也早已淡出了观众的视线。

职场类综艺进入“内卷”时代,“打工人”为何也不爱看了?
文章插图
曾经收视率极高但噱头十足的《非你莫属》
回看两年前的《我和我的经纪人》,国内的职场类综艺就已经打开了新模式——聚焦某一行业进行真人秀式观察。彼时,这档将光鲜亮丽却神秘的娱乐圈中的公司展现出来,不失为一大吸引观众的看点。艺人的日常,经纪人及其团队与艺人间的相处模式,以及身处娱乐圈中的艺人经纪公司的运作状态、“行业秘密”,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观众对娱乐行业的“窥私欲”。
相较于聚焦法律行业的《令人心动的offer》1、2,《初入职场的我们》似乎并未将职业视角抬高至“精英行业”,而是分别放在了知名家电企业以及一家影业公司上。一边是知名企业家董明珠亲自挑选并“传帮带”三名实习生,另一边则是知名演员张翰与其公司新入职的三名实习生的互动。

职场类综艺进入“内卷”时代,“打工人”为何也不爱看了?
文章插图
在这两间公司规模和业务范畴都差异化显著的公司里,实习生们的职业发展之路有哪些异同、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一般人而言是否会有启示意义……确实本应更具现实意义,然而,《初入职场的我们》同大多数职场类综艺一样,并未“破圈”。
江苏卫视在播的综艺《闪闪发光的你》则是一档聚焦金融行业的职场类综艺,它的节目形式、实习生选拔流程、“课题冲关”设置……甚至,是整个节目的风格与剪辑方式、素人实习生的人物设定配比,都与《令人心动的offer》有极高的相似性。在观众视角来看,这两档职场类综艺节目的看点相似性较高——选题都聚焦在“高精尖”人才聚集的行业,素人实习生的配置中除了“牛人”以外,均有“点缀”其中的“资质平平”之人。

职场类综艺进入“内卷”时代,“打工人”为何也不爱看了?
文章插图
《闪闪发光的你》
此外,昨日开播的《上班啦!妈妈》也曾在已公开的节目策划短片中,拟定素人嘉宾将聚焦“时尚行业”再就业。直到节目的正式播出,原打算聚焦于同一行业汇聚素人妈妈重返职场的创意,却并未得以呈现。但节目中所涉及的公司较少、所涉及行业也较为集中,甚至不同的公司所提供的岗位均为“创意总监”岗,总体而言,并无职场类综艺“1.0时代”公司较为分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