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六十九章 五蠹五结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六十九章 五蠹五结
文章图片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第六十九章五蠹五结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总结了乱国之俗五蠹之三与之四 , 之三就是“带剑者”游侠刺客私人武装 , 之四就是“患御者”就是投靠权贵逃避兵役的人 , 实则是指那些靠“民萌”奸计收拢民心的权贵 。 “带剑者”的危害是聚众成势 , 标榜气节 , 以图显身扬名 , 触犯国家禁令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都不会允许地方私人武装合法化常规化 , 足见其危害性有多大 。 曾经的军阀割据让中国人失去了抵抗外敌的力量 , 没有团结 , 只有分裂 。
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兵者 , 国之大事 , 死生之地 , 存亡之道 , 不可不察也 。 ”可见 , 一国之军事对国家的重要性 , 生死攸关 , 不得不察 。 韩非子告诫君主对于私人武装要毫不留情地消灭禁止 , 否则后患无穷 。 依法治国的精髓就在于天下之事皆为正统 , 在规矩之内依规而为 , 而“带剑者”却在正统之外违规而为 , 且“带剑者”是一切非正统力量中最具威胁的一支 。
春秋战国时期耕战是国策 , 耕战之士是国之基础 , 国家通过耕战政策 , 不断地积累社会财富与物资 , 富国强兵保全国家 。 所以逃避耕战劳役就是乱国之俗 , 韩非子在前文中说得很明确 , 耕战之士不是故意逃避耕战 , 而是君主放弃了耕战政策欺压耕战之士 , 使的耕战成为苦役 , 耕战之士身处穷危之所 , 不得不投靠权贵逃避耕战劳役 。 而就是这时 , 不法权贵却通过各种手段使这些投靠者躲过耕战苦役 , 保全性命 。
权臣贵族的“民萌”之为 , 表面上看只是救助受欺压的耕战之士 , 实则一是争夺国家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人” , 二是缩减国力 , 壮大私力 。 春秋战国时期采取分封诸侯制 , 土地是最为珍贵的财富 , 每一个权臣诸侯都有自己的私人土地与领地 , 普通民众(奴隶)是没有土地的 。 按生产理论分析 , 除了土地 , 人就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 国家没有人从事耕战 , 自然财富与物资就会缩减 。 而权臣贵族诸侯获得了大量的民众 , 有地又有人 , 自然财富与物资就丰富 , 这是对国家与君主的威胁 。 周朝与周天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 “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那时已经成风 。
韩非子最后说五蠹之五“其商工之民 , 修治苦窳之器 , 聚弗靡之财 , 蓄积待时 , 而侔农夫之利 。 ”意思是:那些工商业者 , 制造粗劣器具 , 积累奢侈资财 。 囤积居奇 , 待机出售 , 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 。 韩非子在前文还说了商贾之祸的极端在于“买官”乱政 , “资本家”通过资本运作达到控制国家的目的 。 韩非子现在所讲的奸商行为本就是商业原则 , 低买高卖 , 赚取差价 , 这无可厚非 , 问题在于“粗劣器具”做假贩假 , 还有就是“蓄积待时”通过资本积累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 , 这一点违反了“君道” , 自古都是天子治人 , 没有商人治人的说法 。 韩非子也许是最早揭示“资本”实质的思想家 。
对于五蠹之祸 , 韩非子的总结是“此五者 , 邦之蠹也 。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 , 不养耿介之士 , 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 , 削灭之朝 , 亦勿怪矣 。 ”意思是:上述这五种人 , 都是国家的蛀虫 。 君主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 , 不广罗刚直不阿的人 , 那么天下即使出现破败沦亡的国家 , 地削名除的朝廷 , 也不足为怪了 。
【其商工之民 , 修治苦窳之器 , 聚弗靡之财 , 蓄积待时 , 而侔农夫之利 。 此五者 , 邦之蠹也 。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 , 不养耿介之士 , 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 , 削灭之朝 , 亦勿怪矣 。 】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六十九章 五蠹五结】今天《五蠹》全部讲完 , 韩非子将学者(战国末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侠客)、患御者(依附权贵逃避战争或劳役的人)、工商之民列为“五蠹”是乱国之俗 , 认为必须将其清除 , 国家才能免于衰落、灭亡 , 并提出了重视耕战之士以富国强兵的观点 , 体现了法家的治国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