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雪花银的真实模样,原来表面全是牙印污垢,别被误导了
金庸武侠里 , 大侠们动不动就掏出几两甚至几十、上百两银子 , 仿佛在那个时候 , 人们用银子交易就跟我们今天用纸币交易差不多常见 。 这其实是一种误导 , 即使是在银子大量流通的明朝 , 直接用银子进行交易的现象也非常少见 , 原因是银子的价值太高了 , 普通老百姓出去购物 , 不仅花不了一锭银子 , 甚至连一个边角都花不完 。
文章图片
【古代雪花银的真实模样,原来表面全是牙印污垢,别被误导了】三年清知府 , 十年雪花银 , 银子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财富载体
金银等贵金属自古以来就是硬通货 , 甚至可以直接起到货币的作用 ,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 在商业发达的宋代 , 银子的流通就比之前的朝代更加普遍 , 当时还有一句讽刺官员的俗语流传了下来 , 叫做“三年清知府 , 十万雪花银” 。 这句话是讽刺那些表面上是清官 , 实则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 , 像包拯这样的真正清官当然不在其列 。
文章图片
这句俗语也是“雪花银”一词所能找到的最早出处 , 而银子之所以被称作雪花银 , 当然跟它的色泽有关 ,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 , 银单质是白色的 , 并带有金属光泽 , 跟雪的颜色差不多 。 古人将银子称为“雪花银” ,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 然而这又造成了另一大误解 , 今天的很多古装剧里也都表现出来了 , 那就是古代市场上流通的银子都是白花花的 , 就像“雪花银”字面描述的那样 。 可实际上 , 古人使用的银子不仅没有白花花 , 还很脏、很黑 , 甚至布满牙印 。
真实的雪花银 , 又脏、又黑、形状不规则还布满牙印
如果是纯的银单质 , 那当然是雪白的 , 一堆银子放在那 , 就仿佛一堆雪 。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下 , 正常使用中的银子 , 表面不可避免会沾有污垢 , 经手的次数越多 , 表面就越脏 , 这跟如今流通久了的纸币变脏一个道理 。
文章图片
此外 , 银虽然是一种惰性金属 , 却也并非完全不会被氧化 , 哪怕在常温常压条件下 , 银也会与空气里的氧气缓慢反应 , 生成黑色的氧化银 。 所以雪白的纯银 , 放久了以后表面会自然变黑 , 原因正和氧化有关 。
沾上污垢 , 再加上自然的氧化 , 就导致银子使用次数越多 , 保存时间越久 , 就离“雪花银”的状态越远 , 极端情况下 , 整颗银锭甚至会黑得认不出来 , 假使有人不小心将其掉落在地 , 恐怕也很难吸引来来往往路人的目光 。
文章图片
正常使用的银子不但很脏、很黑 , 而且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规则形状 , 比如元宝状 。 这样的银子 , 只有与官府交易时才会出现 , 因为都是官方铸造的 。 民间使用的银子 , 什么样的形状都有 , 而且体量偏小 , 有的甚至只有几钱重 。 银是一种密度极高的金属 , 几钱重的银子已经小到豆粒那么大了 , 这样的银子 , 也常常被称为“碎银子” , 它才是普通老百姓有可能接触并使用到的 。
除了形状不规则以外 , 古人使用的银子表面多半还会布满牙印 , 原因是人们会通过牙咬来判断银子的质地和真伪 , 以防止上当受骗 , 毕竟银子的价值太大 , 几两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花费了 。 由于银的质地很软 , 可以轻松用牙齿咬动 , 所以用牙咬就是一个非常方便也非常准确的判断方法 , 能咬得动的就是真银 , 咬不动的就是假冒的 。
动辄掏出几十两银子?古代这么豪的人很少见
在古装剧里 , 经常有人动辄掏出几十两银子 , 这种情况在古代其实是非常罕见的 。 原因开头也提到了 , 在那个年代 , 银子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 一桌上好的饭菜 , 总价值也不过一二两银子 , 平时出门买个小菜什么的 , 别说一两银子 , 就算是几钱银子也是绰绰有余的了 。
如果有人拿着几两甚至几十两的银锭去消费 , 那肯定是“脑子有包”了 , 就算他拿得出来 , 卖东西的人也未必找得开 。 而且几十两的银子 , 卖家肯定也会多长个心眼 , 光是鉴别真伪就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 与其承担这样的风险和麻烦 , 还不如直接拒绝交易了 。
文章图片
结语:
所以说 , 在古代银子虽然是一种硬通货 , 是可以当作货币来使用的 , 但大部分交易场景下是没有银子身影的 , 而会以价值更低的铜钱来充当货币 。 到了今天 , 银子仍然是一种很具价值的贵金属 , 但货币属性却已经不再具备了 , 反倒是装饰价值得到了发扬 。 以至于我们今天看到的银子 , 就真的能用“雪花银”来形容了 , 而非像古代那样 , 又脏、又黑、形状不规则还布满了牙印 。
- 秦国|台湾出版的中国古代地图什么样?秦国版图变大,个别朝代非常经典
- 后宫史|古代打仗时间周期长,士兵们怎样处理生理需求?都是用这3种办法
- 李世民发明了一种职业,古代女子对此十分痛恨,现如今却非常流行
- 古代人如厕解密,老百姓没有厕纸,用什么清洁?
- 古代盐很珍贵不得私自贩卖,那咸鱼又该如何处理?官府早有对策
- 中西法治社会的起源,探究古代法制文明的异同
- 古代高考结束后怎么庆祝,谢师宴是最基本的,方式比现在丰富多了
- 改朝换代是历史必然?为何我国古代始终有王朝更迭的历史轮回?
- 古代中西方经济差异表现,西方非谷物经济如何维系?我们一同探索
- 一品到九品与现代官职:看完才知道,古代的七品并不是“芝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