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古人吃树皮,草根,不去捕鱼打猎呢?

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 , 有一年发生了大饥荒 , 百姓们颗粒无收 , 被迫携妻带子 , 外出逃荒 , 但即使这样 , 仍然有不少人被饿死 。 当晋惠帝得知此事后 , 他很诧异地问大臣们:“百姓们没有饭可以充饥 , 为什么不喝肉粥填饱肚子呢?(何不食肉糜?)”
每当我看到“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的时候 , 都很有感触 , 它时刻警醒着我 , 当我们获取的信息来自少量样本的时候 , 我们很可能会根据这少量样本 , 得出和正确答案相反的结论 , 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古人吃树皮,草根,不去捕鱼打猎呢?
文章图片
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 , 人们讲求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 过着男耕女织 , 自给自足的生活 。 绝大多数时候 , 农民们只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 便能换来一家人的口粮 , 比起上古时期先辈们依靠打猎为生的时候 , 虽然封建社会农民们食用的食物种类有所减少 , 但是食物和生活物资的获取渠道却要稳定得多 。
不过农民们依托土地为生 , 自然也要面临着来自土地的束缚——农民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职业 。
小农经济在给农民们带来稳定生活的同时 , 农民们也面临着干旱、洪涝、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 , 一旦农民遭遇了这样的自然灾害 , 便会出现在下一年粮食出产之前 , 一家人两年内无粮可吃的尴尬局面 , 这就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晋惠帝司马衷身居高位 , 全国的资源都优先供应他 , 他自然不知道底层百姓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 如他那般每天大鱼大肉的人 , 又哪里想得到百姓们吃草根、树皮的凄苦模样呢?
在他眼里 , 百姓缺粮最惨的样子 , 无外乎每天喝碎肉粥罢了……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如是而已 。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古人吃树皮,草根,不去捕鱼打猎呢?
文章图片
想起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 有人问我:既然闹了蝗灾 , 导致农田颗粒无收 , 农民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去吃蝗虫充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 , 除了闹蝗灾时蝗虫本身有毒以外 ,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蝗虫很难抓 。
一、“成本远远大于收益”
绝大部分鱼都没有毒 , 在古代 , 也没有所谓的核辐射导致鱼不能吃 。 蝗虫能飞 , 移动速度极快 。 鱼也一样 , 水里是它的“主场” 。 然而古代也不像现在这样有着各种先进的捕捞工具 , 所以鱼和蝗虫一样 , 十分难抓 。
一个成年人单独下水捕捞是很难捕到一条鱼的 。 即使是捕到鱼 , 消耗了大量体力不说 。 辛辛苦苦捕到的一条鱼即使是一个人全部吃完 , 也补充不回来捕鱼时消耗的体力 。 人还是会感到饥饿无力 。 所剩的体力也无法维持后面的捕鱼的需要 。 到后来捕不到鱼又吃不到其他食物还是会饿死 。 这还是捕到鱼一个人吃的情况 。 而在古代一旦闹饥荒 , 捕到一条鱼一般是没有机会独享的不说 , 也不是每个饥民都有足够的体力去捕鱼的 。
钓鱼就更不现实了 , 可以拿来当鱼饵的蚯蚓早就被其他饥民挖得一干二净了 , 即使是最好的钓手拿上最好的钓具能不能钓到都不好说 。 “一饭千金”的韩信 , 当年落魄流浪时也到江边钓鱼 , 结果也差点饿死 。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古人吃树皮,草根,不去捕鱼打猎呢?
文章图片
在一些荒野求生节目中 , 捕鱼也是耗费最大 , 收获最小的选择 。
也就是说 , 如果选择捕鱼 , 付出的成本(体力)远远大于收益(食物) 。 “赔本的买卖无人做” , 捕鱼自然无法长期维持下去 。 所以饥民大多会选择在陆地上寻找食物 , 选择草根 , 树皮 , 野菜来充饥 。 如果这些都找不到 , 就只能吃观音土或者饿死了 。
二、不是不想吃鱼 , 是完全不够吃
如果发生洪灾 , 也不是完全可以靠捕鱼捕虾为生 。 洪灾的影响不仅仅是淹没庄稼土地 , 洪水也是极其不干净的 , 里面的鱼自然也会受到污染 , 吃了这些被污染的鱼极有可能生病 , 严重情况还会导致瘟疫灾变 。 而在洪水中捕鱼 , 危险系数也极高 , 本就饥饿乏力的人也不敢随意下水 。
捕鱼的前提自然是所在地有一定的河流 , 湖泊 。 古代一旦发生饥荒 , 大多为旱灾 。 古人以农业为生 , 饥荒一般发生在平原地区 , 周围河流湖泊极少 。 且一旦发生旱灾 , 河流也会很快干涸 , 河里的鱼虾失去生存繁衍的环境自然也会死 。 百姓也无法靠这些有限的鱼虾来充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