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户|闷户橱:古代“十里红妆”的标配家具

与今日自由的婚姻嫁娶形式不同 , 重视家庭伦理的古代人对婚姻大事十分看重 , 现代人可能很难想象 , 古代女子出嫁几乎与搬家的阵仗相当 。
所谓“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 富家豪门的嫁妆中除了有丰厚的金银财宝 , 还有一整套的家具:拔步床、妆镜台、提盒、衣柜……日常所需的重要家具都会一一在列 , 成为“十里红妆”的一部分 。 闷户橱 , 也是嫁妆中不可缺少的“嫁底” 。
闷户|闷户橱:古代“十里红妆”的标配家具文章插图
配图 闷户橱
“闷仓”:一个让嫁妆“躲”起来的特殊空间
很多古典家具都会有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 , 月牙桌、都承盘、官皮箱、闷户橱等等 。 与中国传统晦涩的文字表达形式一样 , 这些家具名字的来源 , 也有各自的一段故事 。 闷户橱的名字 , 也得源于其特殊的结构 。
历史上有很多巧匠会为家具设计各式各样的机关、暗道 , 作为储放重要文件、金银细软的隐秘之地 。 而闷户橱身上就有一个特殊的隐蔽空间——闷仓 , 这也是闷户橱得名的由来 。
闷仓位于抽屉的下方 , 前有立墙为挡板 , 四面和下部用模板封闭 , 不可开启 。 立墙通常有一定的装饰图案和造型 , 使其看起来不像抽屉 。 只有上部的抽屉作为闷仓的门 , 存放物品时要将抽屉拉出来 。 当将抽屉推进去后 , 闷仓便被封闭起来 , 外表也看不见这一结构的存在 。 虽然闷仓的结构不太方便 , 但隐蔽性好 , 适合用来收藏女子出嫁时携带的金银细软 , 因此又被称为“嫁底” , 在“十里红妆”的队伍中 , 总少不了一两件这样的闷户橱 。
闷户橱:外形多“混搭” 作用多“收纳”
这种北方常见的家具样式 , 在古代通常用来收纳日常衣物 , 也有形体较大的闷户橱用于厨房 , 用来存放食物和食器 。 闷户橱除了抽屉可以作为收纳之用 , 案面还可以用来承置、摆放物品 。
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表示 , 虽然闷户橱在明代很流行 , 但这种形制在更早的古代家具中十分罕见 , 出现应当晚于凳、椅、桌、案等一般常见的家具 , 其外形也极具“混搭”风格 。
从外观来看 , 闷户橱形如条案与矮柜的结合体 。 上部条案的样子 , 有的有翘头 , 有的无翘头 , 可承置、摆放物品 。 《明式家具研究》中讲道 , “橱上或放箱只 , 或放掸瓶、时钟、帽筒、镜台之类 , 用红头绳绊扎 。 ”
案条下方是抽屉和闷仓 , 用以收纳、储藏物品 。 同时 , 由于兼有两种家具的造型 , 让闷户橱的实用性大大提高 。 闷户橱常见有一个抽屉、两个抽屉、三个抽屉的样式 , 简称“素橱”、“联二橱”、“联三橱” 。
装饰经典cp组:顶箱+闷户橱+顶箱
除了柜体的实用功能之外 , 闷户橱还具有空间搭配装饰的作用 。 在古代 , 一对中等大小的顶箱立在墙面而放 , 两柜中间会放一款闷户橱 。 由于闷户橱较矮 , 不会挡住正中常有的高窗 , 雕花装饰 。 同时 , 三者高低有序 , 恰好形成一面“山墙” , 让整个闷户橱的线条更加柔和 , 打破了柜子方方正正的外形 , 更具有装饰性 。 还可以在闷户橱的上方挂放字画 。 闷户橱也因其塞在两柜之间 , 获得了“柜塞”的名字 。
从历史记载的使用方式看来 , 闷户橱是一种功能强大、适应多个空间的家具形式 。 其形式和作用类似今日的边柜、边桌 。
通讯员 马晓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周海燕
【闷户|闷户橱:古代“十里红妆”的标配家具】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