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药“掐断”湿气之根!古人为何主张“以根治根,以土治土”?

(本文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实用中医诊断学》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来和您聊一聊怎样除掉“湿气”。

一味药“掐断”湿气之根!古人为何主张“以根治根,以土治土”?
一味药“掐断”湿气之根!古人为何主张“以根治根,以土治土”?
文章插图

最近这些年,关于“湿气”的概念,在很多养生文说中皆有体现,以至于很多人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都会想到“湿气重”这三个字。
其实,湿邪,的确是祖国传统医学里面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很多疾病的致病根源。但是,要想真正掌握祛湿之道,还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闲言少叙,我们先把一张可以起到一定祛湿作用的经典验方说给你,供您参考——
准备白术5000克,切片,入瓦锅之内,水浸过表面2寸,然后用武火烧开,文火慢熬,到水液到一半的时候,取药汁。接下来再加入清水,如法煎熬。一共三次。取三次所得药汁,文火慢熬,成药膏,每日服2到3匙,可用蜂蜜水调下。
这个办法,我们为您择选自《千金良方》。它主要应用的,就是中药白术。


一味药“掐断”湿气之根!古人为何主张“以根治根,以土治土”?
文章插图

这里面什么门道呢?这要从湿邪的来历说起。
看官,湿气是怎么来的?无外乎两方面原因。其一,就是外来的。我们居住的环境潮湿,日久就容易生湿邪。第二,就是源于体内。体内缘何出现湿气?在于脾虚不运。脾气健运,则湿气得以运化和排泄。脾虚,则湿邪困阻。
所以说,这个脾虚,应该说是“湿气”产生的根源。
接下来的问题是,湿邪一旦因为脾虚而产生,接下来人会怎样呢?
从中医诊断学的角度来说,您记住了,一个是寒湿困脾,一个是湿热困脾。这两个不同的症候,表现不一样。就其中的差别,本订阅号日后为您仔细分辨。在这里,前面提到的白术熬膏的办法,针对的主要是寒湿困脾。


一味药“掐断”湿气之根!古人为何主张“以根治根,以土治土”?
文章插图

什么是寒湿困脾的症候呢?第一个,就是腹胀、吃不下饭,嘴巴里腻乎乎的。为什么?因为湿气凝滞于脾胃,令运化失常、升降不及。人体主管食欲的脾胃被困住手脚,所以我们腹胀、不爱吃饭。第二个,就是便溏。脾虚,湿气不化,一旦下注大肠,我们就便溏,拉稀,排出的大便不爽利。第三个,就是脑袋迷糊,神志不清醒。这是湿气困阻中焦,我们的“清阳之气”无法送达到大脑所致。还有一个,是四肢乏力,不爱动弹,总想倒着或者坐着。这就是湿气注于四肢所致了。如果是女性,这个时候就容易白带增多。为什么?这是湿气下注前阴所致。湿邪属阴,阴邪容易伤阳,因此脾阳受到伤害。脾阳不振的结果,就是不能温化水湿,水湿泛溢于肌肤,于是咱们就显得身体浮肿。许多身体较为肥胖的人,四肢,尤其是下肢出现莫名浮肿,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再看舌头,往往是舌淡胖,苔白腻,边有齿痕。
以上,便是寒湿困脾的主要症候和形成机制了。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用前面提到的白术是不错的选择。这是古人“以根治根,以土治土”思想的体现。


一味药“掐断”湿气之根!古人为何主张“以根治根,以土治土”?
文章插图

什么是“以根治根,以土治土”?我们知道,前文提到的白术,其实就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它种植于土壤,素有土德。而脾,五行属土,为后天气血之根。两者以土应土,以根应根。具体说来,白术性味苦甘温,入脾胃二经。其苦能燥湿,甘能和脾,故而是健脾、燥湿、化痰、益气的要药。湿邪困阻中焦,伤及脾阳,导致寒湿困脾的人,用之最妙。尤其是脾虚泄泻、便溏,容易拉肚子的人,更为适合。
不过,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不宜用白术。而且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白术这个东西,和桃、李、青鱼等犯忌,不可以同时服用。另外,就湿邪而言,也可以形成湿热,导致湿热困脾。这个时候,就需要健脾、清热、利湿,单独用白术是不够妥当的。
好了。关于用白术来应对湿气的问题,我们就给您说这么多。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