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日前 , 又有童书被曝光存在不合理的内容 。 据“荔枝新闻”报道 , 有家长反映:“经典童书绘本《小猪唏哩呼噜》中出现儿童不宜内容 , 部分故事传达重男轻女、走后门送礼等观念 。 ”面对外界质疑 , 丛书编辑表示:“出版社将会整体开会讨论做市场评估 , 看一下大多数读者的反馈 , 重新对书本内容进行研究讨论” 。
如今童书市场的庞大已经是个公认的事实 , 但这一领域也的确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虽然有不少内容精美的好书 ,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童书 , 甚至在一些销量很大、被奉为经典的童书中 , 也有一些内容存在较大的争议性 。 其中最明显的问题 , 就是类似此事中的现象:有些成年人世界的价值观被不加批判地放在童书里 , 对孩子的成长有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
其实 , 类似的案例之前也出现过 。 不久前 , 曾有某童书被曝光 , 书中存在将跳楼自杀情节唯美化的内容 , 比如“我纵身从教学楼跳了下去 , 教室的窗户一扇一扇地从我身边掠过 , 我像一片树叶一般飘向大地……”这样的内容 , 显然不适合出现在儿童读物中 。 虽然一些社会的阴暗面、人性中的丑陋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 但是否要向孩子讲述这些内容 , 或者说如何合理讲述它们 , 是一个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
童书的潜在读者基本上都是低龄化的群体 , 包括一些学龄前儿童 。 这类群体的基本特征 , 就是三观还没建立起来 , 以及有很强的模仿意识 。 因此 , 给孩子看什么样的书 , 通过童书帮助孩子形成什么样的三观 ,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因此 , 不论是童书编撰者 , 还是图书审查部门 , 都应该在上述问题上严格把关 。 应当清楚地看到 , 童书中出现的只言片语 , 可能都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 。 一个人早年阅读的内容 ,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一生的精神底色 , 过早地接触一些社会的阴暗面 , 对孩子的成长恐怕没什么好处 。
对此 , 有人认为:童书里不应该出现任何类似“重男轻女”“走后门”之类的负面内容 , 应该保证孩子阅读世界中的“绝对纯净” 。 笔者倒觉得这种看法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了 。 其实 , 童书中并不是不能出现任何反映社会残酷与人性阴暗面的内容 , 偶然呈现这些内容并非不可以 , 关键还是要看如何去叙述它们 , 如何做到循循善诱 , 积极引导 。
如何合理地处理童年阅读作品中的“暗黑内容” , 其实十分考验童书编撰者与教育工作者的能力 。 如果“一刀切”式地将各种负面内容都排斥在外 , 虽然看似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无菌”环境 , 但孩子早晚有一天会长大 , 如果没有事先的合理教育 , 孩子未必能顺利地通过将来的“现实考验” 。 因此 , 与其说不能让孩子在童书中看到一些“暗黑内容” , 不如说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学会正面看待“暗黑内容”——如何把握好这个度 , 如何通过极个别“暗黑内容”来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 , 其实需要审慎思考 。
比如 , 有关童书中极少数关于自杀的情节 , 如果不是唯美化的叙述方式 , 而是通过科学表述教育读者珍视生命 , 未尝不可 。 而童书中虽然偶尔会出现“重男轻女”“走后门”等内容 , 但如果作者明确指出这些行为的错误 , 并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 , 难道不也很有意义吗?从这个意义上讲 , 童书的编撰与审核者更应该好好研究孩子的心理特征 , 本着积极引导的态度 , 真正给低龄化的读者更多有价值的精神养料 。
【童书|“重男轻女”“走后门”应该出现在童书里吗?】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东莞康华医院|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东莞康华医院:内容确实不妥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又一“李子柒”爆红:逃离深圳12年,没想到她活成这样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院工会|宝鸡市人民医院院工会开展“喜迎新春送祝福”活动 ——传递年味 送去祝福
- 世卫:疫情三月将结束,建议取消国际旅行限制!话音刚落,“奥密克戎的妹妹”来了……
- 诊疗|“这样的服务真贴心”
- 60岁老人拆迁款高达500万,老人崩溃哭闹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