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坐月子”要注意些什么?

血栓|“坐月子”要注意些什么?文章插图
日前 , 一名意识丧失的年轻女性被送到急诊 。 患者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眼球上翻……经头颅CT等相关检查后 , 被确诊为“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继发性癫痫” 。
一名年仅28岁的女性缘何发生静脉血栓?血栓又是怎么形成的?
原来周女士两周前刚顺产生下宝宝 , 按照家中老人交代 , “坐月子”期间大部分时间必须在床上躺着 , 连吃饭都要端到床上吃 。
一天 , 早晨起床后周女士突然感觉头部胀痛 , 有明显的眩晕感 , 但休息后稍微缓解了一些 , 便没有重视 。
两天后 , 她开始出现左侧肢体麻木 , 后发展至左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 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就诊 , 没想到路上突发了癫痫 。
医生立即对周女士进行了抗凝、镇静、降颅压等处理 , 症状逐渐好转 。 幸亏就诊及时 , “中国式”坐月子差点要了这位新妈妈的命 。
【血栓|“坐月子”要注意些什么?】民间俗称的“月子” , 在医学上指的是产褥期 。
产褥期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 。 在正常妊娠过程中 , 胎儿及胎盘娩出以后 , 子宫完全愈合大概需要6周的时间 。 从现代社会学和医学的角度看 , “坐月子”其实是协助产妇顺利度过生理和心理转折的一个关键阶段 。
但老一辈人因时代、文化、观念等差异往往会对“坐月子”产生误解 , 他们认为 , 产妇体质虚弱 , 需卧床静养 。 产妇不能用力、不能做家务 , 否则会子宫脱垂、脚后跟痛、腰酸背痛等 , 其实这种观点没有任何现代科学依据 。
恰恰相反 , 长时间卧床会导致孕产妇体内血液不流通 , 极易产生静脉血栓 。
血栓根据形成和脱落的位置不同 , 就会引起不同的症状 , 在颅内形成就是颅内血栓 , 会造成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在下肢形成就是下肢血栓 , 会引起下肢肿痛 , 如果下肢血栓脱落 , 顺着血液循环到达肺部 , 就会形成肺栓塞 , 导致胸闷、呼吸困难 , 危及生命 。
在我国 , 孕产妇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死因构成比正呈逐年上升趋势 。
为什么不正确的“坐月子”会有这么高的风险?
孕产妇发生静脉血栓的病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血液高凝状态 , 孕妇机体为了预防孕期出血和产后出血过多 , 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增加 , 抗凝系统活性会降低 , 是正常的妊娠现象 。
二是血管损伤 , 分娩过程 , 剖宫产手术或者妊娠期进行外科手术不可避免地造成血管损伤 。
三是循环瘀滞 , 怀孕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回流 , 以及产后“坐月子”不活动等造成血液瘀滞状态 。
综合以上病因来看 , 只有 “坐月子”是可以控制的 。
因此 , 适当下床活动 , 并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 劳逸结合 , 才是科学有效的“坐月子”方法 。 建议孕产妇在月子期间每天都保持一定活动量 , 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和血流循环 , 促进身体早日恢复 。
对于自身具有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来说 , 除了多活动外 , 还要配合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 。
机械预防主要是穿戴梯度弹力袜 , 帮助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药物预防就是使用抗凝药物 , 但长期使用预防药物也会给孕产妇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
究竟是否需要使用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 , 还要遵从医生的指导意见 , 进行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
如果孕产妇有合并血栓病史或血栓家族史 , 还要筛查遗传性易栓症和抗磷脂综合征 。
此外 , 孕产妇一旦出现下肢酸胀、疼痛、单侧肢体肿胀或伴有胸闷、咳嗽等症状时 , 应引起高度关注 , 这提示可能已经发生血栓 , 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
作者:逯非凡(长海医院妇产科医师助教)
编辑:李晨琰
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