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大清亡了110年,为何爱新觉罗后裔迄今还在清陵当守陵人?


末代皇帝|大清亡了110年,为何爱新觉罗后裔迄今还在清陵当守陵人?
文章图片

末代皇帝|大清亡了110年,为何爱新觉罗后裔迄今还在清陵当守陵人?
文章图片

末代皇帝|大清亡了110年,为何爱新觉罗后裔迄今还在清陵当守陵人?
文章图片

末代皇帝|大清亡了110年,为何爱新觉罗后裔迄今还在清陵当守陵人?
文章图片

末代皇帝|大清亡了110年,为何爱新觉罗后裔迄今还在清陵当守陵人?

清朝 ,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历276年 , 共12帝 。

顺治元年(1644年) , 清兵入关 , 定都北京 。 入关后 , 清朝经历了10位皇帝 。
除了末代皇帝溥仪没有设陵外 , 其余9位皇帝分别在河北遵化、易县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陵寝 。 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东、西100里 , 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 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图 | 清东陵
关外三陵 , 是指位于沈阳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在爱新觉罗氏的老家辽宁新宾 , 还有埋葬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父祖的永陵 。
清陵分布多地 , 均选址“风水宝地”:北有连绵高山以为屏障 , 南有远山近丘遥相呼应 , 东西两侧有低岭环护 , 内有宽旷平原 , 并有河流蜿蜒其中 , 即“四神地” 。
有清一代 , 都将守护皇陵作为大事对待 , 专门安排了守陵人世代戍守 。
清朝戍守皇陵的机构 , 分为两部分:守卫和管理 。
前者由八旗兵和绿营承担 , 负责保护皇陵、“龙脉”的安全 。
后者主要负责祭祀 , 由内务府管辖 。 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和忌辰 , 举行大祭 , 每月朔望举行小祭 , 仪式极为隆重 。
清陵设有管理机构 , 包括内务府衙门、承办事务衙门、关防衙门、礼部衙门、工部衙门、兵部衙门等 。
清廷还从关外、京城迁来大批守陵人 , 负责东、西陵的祭祀和日常维护 。
图 | 清西陵在清朝 , 能够充当守陵人的 , 只有正黄、镶黄、正蓝旗“上三旗”子弟 , 大都有皇族亲缘血脉 , 许多人是皇帝的近亲 , 上至贝勒一级的王爷 。
守陵人按照品级高低按月俸饷 , 还分给一定的官地 , 待遇优厚 , 是“带着皇族血液的公务员” , 骨子里透出优越感 , 以“守陵人”自称 。
虽然统称为守陵人 , 但其内部分工极细 , 有守陵大臣、郎中、员外郎、赞礼郎、主事、读祝官、膳正、尚茶正、内管领、笔帖式、茶房、膳房、香灯、领催、闲散 , 也有糖匠、面匠、酱匠、粉匠、酒匠、网户、牛羊工、屠户、养鹰的、养鸟的、挤奶的、打果的、割草的、扫院的、喂牛人、……一个“工种”一干有时就是一辈子 , 而且子承父业 , 世代相传 。
图 | 晚清守陵人
清廷通常会给每户分一处院子 , 一般住户是三分三为基准 。 三分三是指院子的宽度乘以长度的面积 , “一亩三分地” 的说法便来源于此 。 院内有三间房 , 守陵人睡觉时 , 头朝皇陵方向 , 以示敬重 。
里面还有学校 , 满文汉文双语教学 , 传授请安、祭祀、音乐、舞蹈和骑射等 。
学校里的学生 , 都是守陵人的子女 。 他们可非同一般 , 一出生便报户口 , 即刻享受七品待遇 。 七品 , 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 。
祭祀时间以外 , 守陵人的生活极为悠闲 。 他们大多不会种地 , 闲来逗逗鸟、溜溜弯 , 极其讲究吃 , 讲究“礼数” 。
1912年 ,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 , 民国成立 。 按《保护清室八条》规定 , 设东、西陵办事处 , 由专人守护 。
这些守陵人也随之正式“下岗” , 失去了曾经的安稳和闲适 。 他们纷纷改汉姓 , 多数改姓金 , 因为满语“爱新”为金 , 少数改姓肇 。
一些人因领不到俸禄离开了 , 大部分留守本地 , 定居在皇陵周围的村落 , 自食其力 。
抗战期间 , 这些守陵人的后人 , 迎着日本士兵明晃晃的刺刀 , 组成人墙 , 坚决不让侵略者入内 , 保住了清陵不受烧杀抢掠 。
图 | 日寇在西陵
直至今日 , 这些爱新觉罗后裔 , 还聚居在清陵周围的十几个村落 。
一些人成了新时代的“守陵人”——清陵管理处的工作人员 , 有研究员、讲解员、导游 , 有从事古建筑修复、油漆、彩绘的 , 也有做勤杂的 。
这十几个村落 , 分布在清东陵、西陵、关外三陵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