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喜欢听孩子喊妈妈,最害怕听孩子狂喊妈妈?。金华妈妈贴出霸气纸条:“不要喊妈!”( 二 )


孩子|最喜欢听孩子喊妈妈,最害怕听孩子狂喊妈妈?。金华妈妈贴出霸气纸条:“不要喊妈!”文章插图
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苏衡
家长有这种意识值得鼓励 , 类似情况还可以这样做
听说妈妈给儿子帖纸条 , 办公室一位家有俩娃的爸爸感叹:孩子动不动就喊爸妈 , 其实只有短短几年 , “等以后你想他们喊你 , 可能他们都不愿意了 。 ”同事觉得 , 作为父母 , 要珍惜被孩子依赖 , 被他们喊叫的时光 。
但在专家看来 , 喊“妈妈”背后 , 可能暗藏着一些问题——他们遇到问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 不会想着独立处理和解决 。
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苏衡说 , 吕女士在帮助儿子走出困境 , 有这种意识 , 会付诸实践 , 是值得鼓励的 。 而在日常工作中 , 像涛涛这样的孩子 , 苏衡碰到不少 。 孩子为什么会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为什么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向家长求助?
“心理学上有句话 , 在十八岁成人之前 , 没有有问题的孩子 , 只有有问题的父母 。 所有孩子的行为 , 都是和父母相关的 。 ”苏衡说 , 这里的“父母”指的是教育参与者 , 也包括带娃的长辈 。 孩子之所以不独立 , 碰到困难就求助父母 , 其实是不想吃苦的表现 , “喊老妈是最便捷的方法 。 ”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吃苦 , 失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苏衡看来 , 是因为他没有吃苦的动力 。 “因为他吃喝玩乐什么都有了 。 ”
孩子|最喜欢听孩子喊妈妈,最害怕听孩子狂喊妈妈?。金华妈妈贴出霸气纸条:“不要喊妈!”文章插图
作为家长 , 应该怎么做?苏衡给出了具体建议 。
第一 , 尽量降低对孩子的物质满足 。
“孩子物质的满足 , 很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 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 ”苏衡举例 , 假如家长无意间跟孩子提到 , 以后会给他们买房买车 , “那孩子还要努力干什么?”
作为家长 , 苏衡建议 , 要跟孩子灌输 , 凡是要靠自己 。 “家里的钱 , 都是爸妈辛勤劳动所得 , 跟你没有关系 , 将来你想过这样的日子 , 就要靠自己 。 ” 而且家长不应该停留在光讲道理上 , 而是可以采取切实行动 , “吃喝用度 , 让孩子自己来争取 , 慢慢降低他们的物质满足 。 ”
苏衡同意一个观点:超出基本需求的物质满足 , 对孩子的成长都是阻碍 。 “能吃饱穿暖就行 , 多余的爱对孩子独立性培养来说 , 都是不利的 。 ”
第二 , 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 。
“父母不要怕丢面子 ,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 在群里被老师点个名 , 没关系 。 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去解决 。 比如孩子作业没完成 , 家长不要因为怕丢脸帮他们去做 , 而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 你作业可以不做 , 第二天就要挨训挨骂 , 丢人的是自己 。 ”苏衡说 , 父母应该扮演的是“军师”“后勤”角色 , “可以帮孩子 , 也可以不帮 , 冲锋陷阱的还应该是孩子自己 。 让他们吃苦 , 也有利于他们人生经历的积累 。 ”
但有一类孩子 , 苏衡建议要特殊关注——本身学习兴趣和能力比较弱的孩子 。
人的学习能力 , 包括了逻辑、推理、思维、记忆、想象等多方面 , 有些孩子这方面的综合能力比较弱 , 一旦碰到挫折容易气馁 。“不要过度关注这类孩子的学习 , 尤其不要强逼着他们学习 。 这类孩子 , 可能别的能力还可以 , 比如人际交往能力 。 你看很多企业家事业成功 , 但学历不一定很高 。 ”
因为工作关系 , 苏衡平时也经常给一些父母讲课 , 他一直强调 , 爱孩子的真正目的 , 是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够独立养活自己 。 “爱孩子是希望他们快乐?不是的 , 快乐不是父母能给的 , 是孩子自己争取到的 。 你越想让他快乐 , 他反而可能越不快乐 。 ”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 , 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