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起义领袖并不代表历史前进的动力,李自成也毫不例外( 二 )


贫民起义领袖并不代表历史前进的动力 , 李自成也毫不例外 。 李自成的特殊性也许在于 , 他本人有良好的个人品德 , 与张献忠相比 , 他并不是嗜杀成性的暴戾之徒 , 所以 , 历史资料中多有他得到部下和人民拥戴的记载 。 《明史》也称赞李自成“不好酒色 , 脱粟粗粝 , 与其下共甘苦” 。 但既然李自成并不亚于刘邦、朱元璋等帝王的个人品质 , 那么 , 他的失败就不是个人的悲剧 , 而是历史条件使然 。
没有具体可行的惠民政策是问题的关键 。 李自成的部队变成土匪兵 , 当然不会出什么惠民政策 。 他们想的就是搜尽钱财 , 回陕西过日子 。
李自成的胜利太过突然 , 他没有作好统治全国的准备 。 这些暴民的暂时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政府的腐败 。
当时 , 明政府财政混乱 , 有些权利的人想方设法的克扣饷银 。 普通士兵没有饷银 , 自然不愿意卖命打仗!加上张献忠等牵制了明政府的大部分力量 , 这才使得李自成顺利攻入北京城 。 这些暴民被突然的胜利打蒙了 , 哪里想得到其他 。 最高统治者李自成的头脑也不怎么清楚!历朝历代 , 这个时候 , 应该安抚老百姓 , 安抚知识分子 , 安抚那些达官显贵 , 否则 , 怎么站得住脚 。 尤其是知识分子和达官显贵 , 其影响力不可忽视 。 李自成忽视的恰恰是这一点 , 以至于这三种人对于新兴政权恨之入骨!在李自成败退的过程中 , 没有得到士绅地主的任何支持 , 所以才一溃千里 , 最后身死“国”灭 。
贫民起义领袖并不代表历史前进的动力,李自成也毫不例外】(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