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崇德八年 , 清太宗皇太极猝然离世 , 生前未立下遗旨 , 按理说应该由年长的豪格继承大统 , 但最终却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承了皇位 , 究竟是什么原因?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文章图片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其实 , 皇太极一死 , 正黄与镶黄两旗的大臣都支持豪格继位 。 并且 , 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鳌拜、塔瞻等朝廷重臣 , 相继造访肃王府 , 表示拥戴肃亲王豪格为君 。
因为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 , 同时又战功赫赫 , 颇具才能 。 豪格自己统领的正蓝旗支持自己就更不必多说 。 而德高望重的、掌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 , 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基 。
要论实力 , 豪格有正黄旗、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 , 再加上自己统领的正蓝旗 , 可以说在军事上占有很大优势 。
而当时威望最高的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 , 他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 , 当承大统” 。
由此可见 , 拥立豪格的主要原因是受汉族“立长”传统理念的影响造成的 。
不过豪格最大的劣势是他的生母乌拉那拉氏在皇太极众多后妃中地位卑微 。
此外 , 豪格曾为了迎合皇太极的心意 , 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 这使的他在道德层面上也输了一大截 。
反观多尔衮 。
彼时 , 正白、镶白两旗则明确支持由多尔衮继承皇位 , 坚决反对立豪格为君 , 他们认为多尔衮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 理当继承大统 。
不过 , 多尔衮的劣势也很明显 , 因为他只是皇太极的兄弟 , 而并非子嗣 , 自古以来 , 父死子继总是要优于兄终弟继 。
就这样 , 两派人马就谁继承皇位的问题相持不下 , 甚至闹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文章图片
但是 , 多尔衮明白 , 自己强行继位绝对不是最佳选择 , 豪格绝非等闲之辈 。 而豪格也很清楚 , 和桀骜不驯的多尔衮协商解决 , 基本没有可能 , 武力解决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 还有可能让别人坐收渔利 。
怎么办呢?
双方一直互不相上 , 宫廷内的火药味儿很浓 , 朝廷内的所有王爷和重臣 , 毫无例外的都卷入斗争之中 。
群臣们都在苦苦地寻求出路 , 唯恐出现动乱 , 伤及国运 , 同时 , 权势集团必须拿出令宫廷上下都能接受的第三个方案 。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文章图片
经过多日反复磋商 , 两黄旗大臣佩剑上殿进言:“先帝对我们恩情无边 , 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 , 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
两黄旗大臣都是朝廷的重臣 , 是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武装力量代表 , 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争斗的难解难分、互不相让的紧要关头 , 他们提出由皇子继承的新方案 。
这个方案基本上属于一个的方案 , 最高会议做出的最后的决议 , 就是由6岁的福临即位 。 而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以后 , 从此迈向了权利的巅峰 , 而豪格则在此后处处受到多尔衮的打压 , 最后在顺治五年(1648年)蒙冤 , 死在狱中 。
所以说 , 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 , 既满足了两黄旗拥立皇太极之子的愿望 , 又使朝廷不陷入刀兵相见的混乱局面 。 其实 , 立顺治继位 , 不仅仅是实现了双方的平衡 , 当时还有6岁的高赛和10岁的韬赛等幼子 。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文章图片
而选择福临是因为血统和出身问题 , 福临的母亲是庄妃 , 唯一有蒙古血脉的 , 福临登基无疑是对之前国策的延续 , 对漠南蒙古最好的笼络 , 另外福临的继位也符合汉臣的伦理观 。 既能让各方势力接受 , 又能笼络各个民族 , 顺治继位其实是一种必然 , 然而以后的历史会告诉我们 , 这是他的幸运 , 同样也是他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