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结晶 ,
听起来比较陌生的名词 ,
最近不少朋友在体检时
却查出了这个问题 。
它到底是什么?它跟胆结石有关吗?
为什么会造成胆固醇结晶的呢?......
问题一大堆 ,
别急 , 跟着小编一探究竟吧!
文章插图
胆固醇结晶到底是啥?
胆固醇结晶本身是胆囊所分泌的胆固醇由于溶解度的改变 , 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超过了胆汁酸和磷脂溶解胆固醇的能力 , 胆汁中部分胆固醇不能溶解在胆汁中 , 就会析出胆固醇结晶而发生沉淀 。
简单地说 , 就是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造成胆固醇代谢异常 , 过度沉积 , 胆囊没有及时排尽 , 就会沉积在胆囊壁上 , 形成胆固醇结晶 。 在B超下表现为粟米样的颗粒 , 被称为“彗尾症” 。 大部分胆固醇结晶是多发性的 , 一般在2~3毫米大小 。 一旦发现胆囊内已经有结晶 , 就要定期复查胆囊B超 。
文章插图
胆固醇结晶会有什么症状?
绝大部分胆固醇结晶是没有症状的 , 但也有少部分人可能会有症状 , 极少部分的人症状比较明显 , 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的闷胀、疼痛 , 有些人进食之后就会出现饱胀感 。
中医学认为 , 胆是中精之腑 , 胆病患者常表现为口苦、情绪急躁 。 因此 , 常有发现胆固醇结晶的患者平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 当郁闷的情绪一多 , 右上腹闷胀疼痛就会明显 。
文章插图
胆固醇结晶和胆结石的区别
形成的位置不同 。 胆固醇晶体在尿沉渣中很少见 。 如果有胆固醇晶体 , 它们通常在尿液表面形成薄片 。 胆固醇晶体的形态呈缺角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而胆结石是在胆囊内的结石 。
病因不同 。 胆固醇结晶是由于高胆固醇饮食所造成的;而胆结石的病因多而复杂 , 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个人生活方式共同作用下导致的 。
症状不同 。 胆固醇结晶会使人体皮肤有黄瘤 , 但是没有任何的感觉 , 如果出现症状 , 也不是胆固醇结晶的症状 , 而是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疾病的表现;胆结石的症状有很多 , 比如腹痛、寒战、胆绞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
导致的疾病不同 。 如果胆固醇结晶在血液当中 , 会容易划破血管造成脑出血 , 还会引发冠心病、中风等疾病;而结石在胆囊内形成的 , 形成后会刺激胆囊黏膜 , 不仅可以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 , 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 , 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 , 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 严重时 , 还有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
文章插图
结晶会消失吗?
在治疗上 , 由于胆固醇结晶的发病与胆固醇代谢有关 , 通过药物利胆或者调节胆固醇代谢 , 结晶可以缩小甚至消失 。
用于利胆的西药有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 。 中医临床常用的利胆药物有柴胡、茵陈、虎杖、郁金、金钱草等 , 对于不同证型的患者 , 选用不同方剂化裁 。 若不便服用汤剂 , 在医生的诊治下可以服用疏肝利胆的中成药 , 若有明显疼痛 , 还可使用川楝理气片理气止痛 。 中医中药治疗的同时 , 配合控制饮食、运动锻炼、调节情绪等 , 促进胆固醇代谢 , 有助于胆固醇结晶的缩小甚至治愈 。
从理论上来说 , 胆固醇结晶是不会癌变的 , 然而对于3毫米以下的胆囊内病变 , B超有时候很难明确其真正的性质 , 因此定期随访尤为重要 。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 , 胆固醇结晶可能会有所改善 , 而其他真性息肉性病变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 因此 , 如发现了胆囊内胆固醇结晶 , 一般建议6个月至1年左右复查一次 。
文章插图
生活中哪些情况
容易造成胆固醇结晶呢?
1、饮食不健康 。 外面的食物口味都很重 , 比较油腻 , 经常吃会让胆固醇过于饱和 , 很容易胆固醇结晶 。 尽量不要常在外面吃饭 , 晚上少吃夜宵 。 可以多吃些促进胆汁分泌和松弛胆道后约肌、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茶慢慢喝)等 。
2、不按时吃早餐 。 早餐提供我们身体一天的能量 , 所以非常重要 。 经常不吃早餐就去上班 , 空腹时间太长 , 会让胆汁积累过多 , 导致胆固醇结晶 。
- 确诊|北京1月15日以来累计报告75例本土感染者,已公布轨迹汇总
- 管控|北京新增8例本土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本轮疫情报告本土感染者75例
- 提示|北京市疾控再次提醒!接到健康宝风险提示,立即向社区报告
- 安盛|《2022安盛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新冠疫情挑战为心理健康发展带来契机,健康意识和韧性均显著提升
- 医院|六旬老太每日一碗“生姜水”,再去医院做体检,医生都很佩服她
- 接种|国家卫健委: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297345.9万剂次
- 避坑指南:辞职报告该怎么写?离职报告多写3个字赔公司2.9万
- 疫情|1月15日以来北京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67例
- 防疫新规|日防疫新规:部分民众无需医生诊断可自行报告感染情况
- 体检|德江县人民医院:体验北城新区一站式健康体检 为节后安心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