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蔡明突发胆结石住院!专家:小小结石让人患癌风险增高30倍

大河网讯(采访人员 张黎光 通讯员 庞红卫 王晓凡)3月18日晚 , 网上曝出一组照片显示 , 演员蔡明在录制节目时突发不适 , 被送往医院 。
3月19日上午 , 蔡明发微博回应自己“被紧急送医”的消息:胆结石突发 , 目前病情已经稳定 , 谢谢大家关心!
小小胆结石 , 这么可怕吗?还真的是!
统计显示 ,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 , 胆石症(又称胆结石 , 尤其是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迅速上升 。 我国人群的发病率达9%-10% , 全国患者约1.5亿 。
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韩风介绍 , 胆囊结石已经明确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超7成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超过正常人的近30倍 。
胆结石会格外偏爱这6类人
韩风说 , 国际上 , 对于胆结石的高危人群归纳为5类 , 称为5F 。
Fat 肥胖 。 80%以上的胆囊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 , 一提到胆固醇都不陌生 , 与肥胖及心血管病都有关系 。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
Fertile 多次妊娠 。 在女性妊娠期间 , 机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 , 致使胆囊平滑肌肌力下降 , 胆囊张力变松弛 , 从而延长胆囊排空时间 , 导致胆囊淤积 , 增加结石形成 。
Female 女性 。 韩风表示 , 研究显示 , 胆结石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57 。 女性更容易患胆结石 , 因为雌激素会使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减少 , 降低胆汁溶解胆固醇的能力 , 于是胆汁中部分胆固醇就会析出结晶 , 形成胆固醇结石 。
Forty 40岁 。 年纪越大的人 , 胆囊结石发病率越高 ,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50岁 , ≥60岁的人发病率可以达到20% 。
Family 家族史 。 大量资料研究得出 , 遗传因素在胆结石发病中约占30% 。 胆囊结石患者存在某一受体基因缺陷 , 或基因表达不全 , 导致胆囊排空功能下降 , 胆汁长时间滞留 , 使得胆囊结石发生 。 而亲属则有可能继承了家族的基因缺陷 , 从而使得胆囊结石的发病呈现家族聚集现象 。
胆结石“喜欢”你这样吃
“除此之外 , 胆结石的发生 , 与饮食习惯也密切相关 。 ”韩风表示 。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 胆结石的发病与膳食中的淀粉和添加糖的摄入量呈正相关 。 进食低纤维、高热量食物的人 , 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 。
快速减肥、极端素食 。 胆结石发病风险随BMI(身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而升高;当BMI高于一定水平时 , 素食主义者患胆结石的风险较非素食主义者的高 。 极端低脂、低卡路里的饮食 , 会减少胆囊收缩 , 最终导致胆汁浓度过饱和 , 形成胆结石 。
长期不吃早餐 。 进餐才会“启动”胆囊收缩排泄胆汁 , 进入胆总管再入肠道 , 帮助人体消化吸收 。 如不吃早餐或饮食不规律 , 胆汁会在胆囊里储存过长 , 久而久之就会有胆固醇类的固体物质析出 , 形成结石 。
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
“像蔡明这样因为典型的胆绞痛症状就医的是少数 。 ”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张玲介绍 , 大多数的胆囊结石病人表现为慢性消化道症状 , 如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等 , 而这些症状可能都不会十分在意 。
所以 , 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上 , 绝大多数病人是比较消极的 , 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开刀 。 但其实 , 胆囊结石已经明确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
“因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患者 , 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 ”张玲惋惜地说 , 除此之外 , 胆囊腺瘤性息肉、一些少见的胆道畸形也会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 。
胆囊结石长期的物理刺激 , 极易诱发急慢性胆囊炎 , 继发胆管炎和胰腺炎 , 最后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 韩风表示 , 超过70%的胆囊癌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 , 且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超过正常人的近30倍 。 结石直径3厘米以上的患者 , 发病率是1厘米结石患者的10倍 。
胆囊癌恶性程度更高
很多人对胆囊癌了解并不多 。 相比其他脏器的癌症 , 胆囊癌的发病几率要低 , 但恶性程度很高 。
张玲说 , 由于胆囊癌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 , 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 , 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病人很少 , 而放疗、化疗等治疗有效率很低 , 术后的5年生存率不到5% 。 其凶险程度 , 与我们熟知的“癌中之王”胰腺癌、肝癌不相上下 。
预防性切除是唯一预防措施
如果你已经患有胆囊结石 , 那下面这一条你一定要关注 。 针对胆囊癌危险因素 , 应该采取积极预防 , 而胆囊切除是最有效 , 也是唯一的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