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清朝灭亡后,数亿赔款烂账是如何处理的?列强退款又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起晚清 , 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曾经那段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 。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 清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 , 可谓是屡战屡败 , 并且还不断地割地赔款 , 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在这般腐朽的政府统治下 , 清朝很快就走到了灭亡的尽头 。 1911年 , 辛亥革命爆发 , 清王朝被推翻 , 民国由此建立 。 但是在清王朝灭亡之时 , 还有很多条约赔款没有履行完 , 此时“责任人”大清王朝已经不在 , 那么这些赔款还需要进行赔偿吗?
一、清王朝留下的赔款自1842年以来 , 清政府就在战败中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截止到1911年 , 清王朝的最后一年 , 在这不到70年的时间里 , 清政府签订了大大小小多达343个不平等条约 , 为此背负上了大量的战争赔款 , 这些战争赔款主要分为8笔 , 分别是:
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 , 需赔付英国2100万银元;这八笔战争赔款加上利息累计银元13.75亿元 , 要是折算成当时中国惯用的计算单位 , 那就是白银10.45亿两 。
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 , 需赔付英法两国白银1600万两;
1874年琉球事件 , 需赔付日本白银50万两;
1876年马嘉理事件 , 需赔付英国白银20万两;
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 , 需赔付俄国白银500万两;
1895年甲午战争赔款 , 需赔付日本白银23150万两;
1900年庚子赔款 , 需赔付十一国白银4.5亿两;
1906年《藏印条约》 , 需赔付英国50万英镑 。
在晚清时期 , 中国大约有4.5亿人口 , 这些赔款平均在每个人头上那就是2.32两 。 而当时清王朝的人均收入才不到6两银子 ,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下来 , 也剩不下2两银子 。 就算是举国偿债 , 也需要四万万中国人不吃不喝还上个一年多 。
与此同时 , 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万两 , 将财政收入全部用来还款 , 也需要用上13年的时间才能全部还完 , 清政府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偿还完毕 。 例如在签订《辛丑条约》时 , 清政府就与各国议定 , 庚子赔款要分39年还清 。
但是除了庚子赔款以外 , 其余的赔款并没有这么长的偿还期限 。 而清政府势弱 , 即使还款很吃力 , 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还掉 。 其中为了偿还甲午战争赔款 , 清王朝还多次跟英、德、俄三国借款 , 背负上了巨额债务 , 可谓以债养债 。 这些赔款给清王朝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
于是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枪响 , 清王朝被推翻了 , 民国自此成立 。 但是民国成立之后 , 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民国政府面前 , 那就是清王朝留下来的战争赔款怎么办?民国政府还需不需要偿还?
实际上 , 在辛亥革命刚刚打响的时候 , 各国列强就开始担心清王朝灭亡之后的赔款偿还问题 。 因此在清王朝未覆灭时 , 列强就联合起来 , 逼迫清政府同意将关税直接用于偿还赔款 , 乘机夺取了中国的关税保管权 。
在民国成立之后 , 政坛已然无力改变清帝国遗留下的烂摊子现状 , 加上为了争取列强对于新生政权的支持 , 当时的民国政府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各国所签订的所有条约 , 间接承认了这些赔款的正当性 。
这也就意味 , 着民国政府需要背负上清政府遗留下来的战争赔款 。
而据史料记载 , 因为除了庚子赔款之外的其余战争赔款 , 并没有太长的偿还期限 , 所以在清王朝灭亡时 , 除了庚子赔款外 , 其余的战争赔款都已经基本还清 , 也就是说民国政府继承的战争赔款只有庚子赔款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国政府的负担有所减轻 。 庚子赔款的数额十分巨大 , 是近代中国数额最大、涉及国家最多 , 赔偿期限最长的一笔战争赔款 。 庚子赔款数额为白银4.5亿两 , 分39年还清 , 本息共计9.8亿两 。 根据《辛丑条约》附件十三推算 , 自从1902年到1911年 , 清政府共偿还了白银2.347亿两 , 也就是说 , 清朝灭亡之后 , 还剩下白银7.453亿两的战争赔款未偿还 。
- 溥仪|清朝灭亡了109年,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是谁给他们发工资?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达3.19米,娶英国妻子,子女过得怎样
- 清朝为什么要把澳门主权划归葡萄牙?澳门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 刘伯温|刘伯温有多神?清朝王爷挖开了他的墓,石碑上的字把人吓个半死
- 如果康熙把皇位传给他,清朝或许可成为大国,圆明园也不会被烧
- 他是清朝第一巨人,身高超3米,娶英国娇妻,儿子回国认亲却被拒
- 清朝给蒙古族易服了吗?
- 中国的罕见珍贵老照片集锦,时间为清朝末
- 廓尔喀|尼泊尔入侵清朝的时候,乾隆帝为何要舍近求远,从黑龙江发兵?
- 清朝书生见井中浮起一枚大如车轮的钱,又扔下去四千文后中了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