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房颤与卒中“联手”?一站式手术可同时“搞掂”这两大难题

当房颤与卒中联手 , 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 该怎么办?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获悉 , 该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王景峰教授团队近日成功为一名患者完成房颤“一站式”手术 , 即同时完成房颤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手术 , 为患者解决了两大难题 。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 经过两天观察后就顺利出院了 。
房颤卒中高危患者 用抗凝药又添新风险
69岁的饶阿姨9年前就因心悸、胸闷的症状 , 在福建某地医院查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 。 2018年初 , 饶阿姨在接受房颤消融前又检查出左心耳血栓前状态 , 拉响了卒中的警报 。 由于不适合立即进行房颤消融 , 她只能服用抗凝药 。
王景峰教授接诊饶阿姨后 , 认为她既是房颤卒中高危人群 , 也是出血的高危人群 。 由于患者不愿意长期服用抗凝药 , 有较高的出血风险 , 可尝试左心耳封堵 , 封堵成功以后可以明显减少房颤导致的卒中 , 并可减少抗凝药物所带来的出血风险 。
综合考虑 , 王景峰教授建议饶阿姨采用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 。 房颤射频消融可以通过转复患者房颤心律为窦性心律 , 目前AI智能房颤射频消融、压力消融导管、三维标测系统使得消融成功率大为提高 。 左心耳封堵通常是在X线透视下完成 , 结合经食管彩超检查 , 可以进行左心耳测量以及封堵器释放前后准确评估封堵效果 , 大幅减少房颤卒中的几率 。
手术难度大 多学科团队合作
“两种手术强强联合 , 在全麻的状态下 , 通过微创的方法 , 既消融了房颤 , 又封堵了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 , 从根本上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 。 ”王景峰教授指出 , 相对于两种术式分开来做 , 一站式手术具有高效、省时、安全的特点 , 能避免患者消融术中疼痛以及因疼痛而造成的风险 , 使手术更为舒适 , 同时降低了总体的医疗费用 。 特别适合于心悸症状明显、心衰的房颤患者 , 伴有“双高风险”(高卒中高出血)、长期不耐受或不愿意抗凝治疗 , 或抗凝期间仍反复卒中的患者 。
【房颤|房颤与卒中“联手”?一站式手术可同时“搞掂”这两大难题】房颤一站式手术因手术时间较长 , 难度较大 , 不仅需要全麻和经食管彩超术中验证 , 还需要麻醉科、心脏彩超甚至是心血管外科团队的全力配合 。 在王景峰教授指导下 , 心律失常专科主任谢双伦教授带领心律失常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 做到万无一失 。
术后食管彩超测量封堵器位置良好 , 无明显心包积液 。 术后饶阿姨恢复良好 , 经过两天观察后就顺利出院了 。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高5倍 , 左心耳封堵可有效预防
据王景峰教授介绍 , 房颤是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 , 最主要的危害是卒中或全身性栓塞 。 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概率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 , 而且会多次发生卒中事件 。 因此房颤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 如卒中、心力衰竭等 。
谢双伦教授提醒患者 , 左心耳封堵能有效预防左心耳血栓脱落 , 在根源上防止由血栓所致残致死类卒中的发生 。 患者在封堵器完成内皮化后 , 即可停用抗凝药 , 术后一年可以停用抗栓药物 , 免去了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和高昂的经济负担 , 也避免了抗凝药物需要经常性监测的麻烦 。
“在卒中预防方面 , 左心耳封堵是抗凝药物治疗的有效代替手段 。 ”谢双伦教授介绍 , 对于长程持续性房颤转复窦律机会小、高龄、既往多次卒中和有较高出血风险的患者 , 或者正在服用抗凝药物仍然发生卒中的患者 , 左心耳封堵尤其适用 。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 任珊珊 通讯员 张阳、黄睿、陈煜阳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