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age 2,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 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
COPD主要累及肺脏 , 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Page 3,危险因素,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 两者相互影响 。
一、个体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的危险性 二、环境因素 1吸烟:吸烟为COPD重要发病因素 。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3空气污染:化学气体如氯、氧化氮、二氧化 硫等 , 对支气管黏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Page 4,4感染 。
2、: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 重要因素. 5社会经济地位:COPD的发病与患者社会经济地 位相关,Page 5,症状: (1)慢性咳嗽: 通常为首发症状 。
初起咳嗽呈间歇性 , 早晨较重 , 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 , 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 。
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 。
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2)咳痰: 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 , 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 , 常有脓性痰,临床表现,Page 6,3)气短或呼吸困难: 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 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 , 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 , 后逐渐加重 , 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
(4)喘息和胸闷: 不是COPD的特异性 。
3、症状 。
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 , 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Page 7,5)全身性症状: 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 , 特别在较重患者 , 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 , 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
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Page 8,COPD 病程分期,一)急性加重期(AECOPD) 短期内出现咳、痰、喘或气短加重 , 痰量增多 , 呈脓性或粘液脓性 , 可伴有发热; (二)稳定期: 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Page 9,常见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自发性气胸,Page 10,主要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与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p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课件】4、慢支感染黏液分泌过多 , 无力咳嗽 , 呼吸道痉挛有关 。
低效型呼吸形态:与支气管阻塞 , 呼吸阻力增加有关 。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气肿导致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肺组织弹性下降、残气量增加有关 。
活动无耐力:与慢支、肺气肿导致的肺活量下降 , 低氧血症 , 酸中毒有关,Page 11,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急性发作期有发热、喘息时应卧床休息 , 取舒适坐位或半卧位 , 衣服要宽松 , 被褥要松软、暖和 , 以减轻对呼吸运动的限制 。
(2)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低糖) , 同时避免产气食物 。
少食多餐 。
(3)氧疗原则: 持续低流量低浓度鼻导管氧气吸入 , 流量12L/min,浓度控制30%以下,护理 。
5、要点,Page 12,4)心理护理 针对病情及心理特征给予精神安慰 , 心理疏导 。
调动各种社会关系给予精神及物质关怀 。
指导配合治疗 ,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二、病情观察: 咳嗽、咳痰(痰量与痰液性状的观察) , 气喘程度 , 是否伴有发绀 , 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仪 , 定时监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节律及血压变化 ,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Page 13,胸部物理疗法:主要为咳嗽与咳痰的对症处理,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指导病人每24小时定时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 , 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后爆发性咳嗽 , 促使分泌物从远端气道随气流移向大气道,Page 14,2)胸部叩击: 通过叩击震动背部 , 间接地使附在肺泡周围及 。
6、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 。
方法为:五指并拢 , 向掌心微弯曲 , 呈空心掌 , 腕部放松 , 迅速而规律地叩击胸部 。
叩击顺序从肺底到肺尖 , 从肺外侧到肺内侧 , 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 。
叩击同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 , 咳痰 。
叩击时间1520分钟为宜 , 每日23次 , 餐前进行 。
叩击时应询问病人的感受 , 观察面色 , 呼吸 , 咳嗽 , 排痰情况 , 检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的变化,Page 15,3)体位引流: 病灶部位开口向下 , 利用重力 , 籍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体外 。
引流多在早餐前1小时、晚餐前及睡前进行 , 每次1015分钟,Page 16,健康教育,1、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 , 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 。
2、呼吸功能锻炼: (1)腹式呼吸 原 。
7、理:深而缓的腹式呼吸使呼吸阻力减低 , 潮气量增大 , 死腔通气比例降低 , 气体分布均匀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改善 。
同时 , 通过腹肌主动的舒张与收缩可增加膈肌运动 , 提高通气量 , 减少氧耗量 , 减轻呼吸困难 , 提高活动耐力,Page 17,方法: 教会病人取坐位或立位 , 一手放于腹部 , 一手放于胸部 。
吸气时尽量挺腹 , 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 , 尽量将气呼出 。
每分钟78次 , 每次1020分钟 , 每日锻炼2次 。
| (2)缩唇式呼吸 原理: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 , 使等压点移向中央大气道 , 可防止气道过早闭合 。
方法: 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 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 , 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气 , 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或1:3,Page 18,3、体力训练: 以呼吸体操及医疗体育为主调动有氧运动等方法 4、长期家庭氧疗: 可提高 COPD 慢性呼吸衰竭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鼻导管给氧 , 氧流量1.0-2.0L/min , 吸氧时间15h/day , 维持在静息状态下 , PaO2 60mmHg 和(或) SaO2 90,Page 19,结束了 , 谢谢 。
来源:(未知)
【学习资料】网址:/a/2021/0321/0021740254.html
标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p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