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反思 教案 大青 语文 上册 三年级 小学 年部编版 2021
1、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及反思 【 -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
准备了以下内容 , 供大家参考! 教案 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 , 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 , 并能 ___上下文理解词义 。
(制定依据:课后识字写字安排和“词语表”安排 , 和课程标准关于学段理解词语的目标要求 。
)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 结合资料袋和插图 , 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 , 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 , 是什么样的画面 , 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 。
2、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
)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 , 仿照课文 , 选自己学校一个场景说一说 。
(制定依据:课后练习 。
)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 , 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
(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
)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4 。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 。
教学准备: 教师:“坝”等10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 , 教学ppT 。
学生:每人一套“坝”等10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三课时 。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 。
3、的 ___形式进行交流汇报 , 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 , 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
2.学生答案 , 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 , 不要求文字雷同 , 设计中不再说明 。
) 第一课时 一、学习单元导读 , 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
(设计说明:从三年级开始 ,___每单元啊都编排了单元导读 , 它提示了该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 , 了解整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 ,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 有利于明确学习方向 , 激发学习兴趣 , 以及对新课的主题内容把握 。
) (一)认识“单元导读” 。
(设计说明:“单元导读”是统编 ___第二学段的一个新编排 , 学生需要了解其编写意图和功能 , 才能实现 ___是学生的“学本”的目的 。
)。
4、1.初识“单元导读” 。
导语:同学们 , 新的一个学年学习开始了 , 我们进入到了第二学段的语文学习了 , 使用的课本编排有了新的变化 , 新增了一个板块 , 我们学习了这个板块 , 就能了解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什么 , 就能了解到通过这个单元课文的学习 , 我们要达成哪些主要的教学目标 。
这个板块的名称叫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 。
(ppT出示单元导读)以后的各个单元 , 都有这么一个板块 , 我们叫它为“单元导读” 。
那么 , 这是哪个单元的单元导读呢?(指名回答 。
预设:这是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 。
)你是根据什么做出这个判断的?(继续回答 。
预设:我是根据上面的“第一单元”判断的 。
)对了 , 单元导读首先会提示是第几单元的导读 。
2.了解“ 。
5、单元导读”内容构成 , 明确第一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
(1)导语:(利用ppT进行解说)“单元导读”除了背景图外 , 一般会有两段文字 , 其中的一段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 , 一段则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
让我们读读第一单元的导读 , 看看哪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 , 哪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
个体操作 。
(2)反馈指导 。
预设:第一段文字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 , 第二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
(3)(复习默读要求后)出示任务:默读这两段话 , 想一想 , 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关于什么的?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
( 。
6、4)反馈指导 。
预设: 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关于校园的(或学校的) 。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阅读时 ___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 。
3.小结:对了 。
这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校园的情况或人和事 , 主要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 ___有新鲜感的词句 , 因为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一般与课文的主题思想有关 , 与写生动具体有关;一是通过这个单元的习作写作过程 , 体会习作带给我们的乐趣 。
二、激趣导入 , 释题 , 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
(一)激趣导入 。
导语:同学们 , 你们还记得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的第一课的题目叫什么吗?(指名回答 。
预设: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的第一课的题目叫我上学了 。
。
7、)对了 。
那么 , 你们还记得那一课告诉我们 ,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的小朋友上学的呢?(指名回答 。
预设:我国有56各民族的小朋友上学 。
回答后学生说说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 有的地方好些民族聚居一起 , 和睦相处 。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 , 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
是什么地方呢?请看老师的板书 。
1.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2.齐读课题 。
(二)释题 , 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
(设计说明:一、阅读应该从题目开始 , 因为 ,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 , 透过题目 , 可以了解到文章的某些东西;二、释题还是一个读写结合点 , 让学生了解 ___是如何给课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的 , 从而达到能给自己习作起一个恰当题目的目的 。
) 1.释 。
8、题 。
提问:同学们 , 读了课题 , 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地方?(指名回答 。
预设课文讲的地方是小学 。
追问:你从课题中哪个词语知道的?预设:我从课题“小学”这个词语知道的 。
)从课题里 , 你还了解到关于这所小学的什么信息呢?(指名回答:从课题我还了解到这所小学是在大青树下面的 。
) 2.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
导语:课题也是课文的一个部分 , 阅读理解要从课题开始 。
那么 ,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说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 , 它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 , 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 , 了解了课文内容 , 就能知道了 。
三、指导预习 ,___课文条理 。
(设计说明:一、课堂上进行预习 , 让所有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起 。
9、跑 , 有利于真正实现顺学而导 , 能有效缩小学生的两极分化 。
二、第三学段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 , 能抓住要点” 。
要“抓住要点” , 就需要 ___课文条理 , 概括各部分内容 。
这虽然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 但是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 ___、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 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 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
”所以 , 学习 ___课文条理 , 学习概括各部分内容(三年级主要是自然段 。
) , 是三年级重要的教学目标 , 要给予安排 。
再者 ___课文条理 , 是一项很好的思维训练的语文活动 , 在这个过程中 , 理解力、分析力、概括力、抽象力等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 。
) (一)指导预习 , 粗知课文 。
10、内容 。
(设计说明:一、“学习略读 , 粗知文章大意 。
”是第二学段一个教学目标 , 由于几乎每篇课文都应该落实 , 为免重复啰嗦 , 没有制定在“教学目标”中 , 但要在每一课文的学习中安排落实 , 尤其是叙事性课文 。
二、“学习略读 , 粗知文章大意”的外显表现 , 就是能用六种基本句式表达出来。
三、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 , 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 。
因此 , “学习略读 , 粗知文章大意 。
”既是一个教学目标 , 也是一个从整体入手的阅读教学策略 。
) 1.出示预习任务 。
(1)轻声朗读课文 , 遇到不会读的字 , 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 , 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
(2)读完课文后 , 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 , 借助拼音 , 把生字词读准 。
(3)思考:课 。
11、文告诉我们 ,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 2.反馈指导 。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 。
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 , 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 , 指导读准音难字 。
预设:“扬”“凤”“摔” 。
(3)ppT出示会写字词“早晨、绒球花、服装、安静、停、粗壮、影子”复习认读 。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 , 学习完课文 , 就要求正确书写 。
(设计说明:一、第二学段学习的重点已转移到阅读了 , 因此 , 识字教学在通过读音教学解决了生字(会认的字)的读音 , 扫除了阅读障碍 , 就应该进入阅读的学习 ,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来达成正确认读的目标 。
二、会写的字 , 除了认写同步的字外 , 其余的是已 。
12、经会认读的了 。
这里复习认读 , 既是诊断性检测 , 又是唤起注意的操作 , 为阅读过程中利用无意注意记认字形做铺垫 。
三、关于理解会认读的字词义 。
按照课标的要求 , 学生如没有产生阅读理解的障碍 , 就应该视作达成理解的教学目标了 。
)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 , 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 , 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 , 注意做到读准字音 , 不添字 , 不漏字 , 不会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 。
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
个体操作 。
4.反馈指导 。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 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 , 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
(2)反馈预习任务3 , 说说从哪些语句中获得此信息 。
预设 。
13、: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小学 。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的小学 。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多个民族的小学 。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山里的小学 。
5.出示任务:同桌用简练的一两句话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 , 相互提提意见 。
(评议标准:1.要包含以上回答的内容;2.语句要通顺连贯 。
) 6.反馈指导 。
预设: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的山里的多个民族小学 , 是一所可爱的小学 。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多个民族小学 , 是一所边疆山里的小学 。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边疆山里的小学 , 是一所多个民族的小学 。
7.小结:同学们 , 刚才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 , 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 , 朗读了课 。
14、文 , 粗知了课文内容 。
接下来 , 我们要继续学习 ,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 。
(二)学习 ___课文条理 , 了解课文要点 。
1.导语:要了解课文是怎样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 , 首先就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默读课文 , 结合插图想一想 , 课文写了哪三个内容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请在那个内容开始和结束处标上“” 。
个体操作 , 同桌交流 。
2.反馈指导 。
(1)第1自然段一个内容 。
早晨 , 各族小学生来到学校上学 。
(2)第2、3自然段一个内容 。
上课了 ,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下课了 , 大家在大青树下活动 。
(3)第4自然段一个内容 。
15、 。
这所边疆可爱的小学环境优美 。
3.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 , 我们 ___了课文条理 , 知道课文写了三个内容 , 向我们介绍了这所多民族的边疆的可爱的小学:一是早晨 , 各民族小学生来到学校上学;二是上课读书下课活动;三是优美的环境 。
四、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 认识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
(设计说明:根据教学目标2设计这个教学环节 , 认识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 , 培养语感 。
) (一)想象“上学”的画面 , 初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
1.导语:我们 ___了课文条理 , 把握了课文内容要点 , 接下来 ,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知识 , 进行新的练习了 。
读读第一部分内容 , 看看围绕着“上学”这个内容 , 一共写了几句话 , 用序号表示出来 。
(指 。
16、名回答 。
预设:围绕着“上学”这个内容 , 一共写了4句话 。
) 出示任务:(ppT出示资料袋)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 对照着资料袋 , 想一想: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 , 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几个画面?分别由哪些句子形成一个画面的 , 在句子前标上序号 。
个体操作 , 同桌交流 。
2.反馈指导 。
预设: 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 , 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三个画面 。
第1个句子是一个画面;第2、3个句子是一个画面;第4个句子是一个画面 。
3.出示任务:朗读第1个句子 , 想一想 ,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你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形成这个画面的? 个体操作 , 同桌交流 。
4.反馈指导 。
(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
) 预设: 画面:早 。
17、晨 , 从各地走来了多民族的许多小学生 。
“从山坡上 , 从坪坝里 , 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形成“从各地”走来的画面;“有汉族的 , 有傣族的 , 有景颇族的 , 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形成“多民族”的画面 。
5.小结:这个句子 , 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 , 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 , 读起来朗朗上口 , 形成一定的语势 , 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
这样的词句 , 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
6.导语:我们接着学习这一部分 , 看看还有没有“有新鲜感”的词句 。
出示任务:(ppT出示资料袋)对照着资料袋 , 分别朗读第2、3个句子和第4个句子 , 想一想 , 分别是什么样的画面?你是 。
18、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形成这个画面的? 7.反馈指导 。
(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
) 预设: 画面1:绚丽多彩的学校 。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
画面2:同学们来到学校后的进行各种活动 。
“向打招呼 , 向问好 , 向敬礼 。
”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
8.小结:除了使用相同词构成的几个相似结构词语的句子可以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外 , 进行具体细致描述的词句 , 同样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 , 读起来朗朗上口 , 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 这样的词句也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 。
(二)想象“读书、活动”的画面 , 再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
1.。
19、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朗读第二部分内容 , 观察课文插图 , 想一想: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 , 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几个画面?分别由哪些句子形成一个画面的 , 在句子前标上序号 。
个体操作 , 同桌交流 。
2.反馈指导 。
预设: 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 , 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三个画面 。
从“当 , 当当!”到“那声音真好听!”是一个画面;从“这时候”到“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
”是一个画面;余下的句子是一个画面 。
3.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朗读第二部分内容 , 观察课文插图 , 想一想 , 这三个画面分别是什么样的画面?你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形成这三个画面的? 个体操作 , 四人小组交流 。
4.反馈指导 。
(采用读中理 。
20、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
) 预设: 画面1:上课了 , 大家在同一个教室里朗读课文 。
“当 , 当当!当 , 当当!”形成了铜钟敲响上课钟声的画面 , “一齐朗读”“声音真好听”形成朗读课文的画面 。
画面2:山林里的朋友在安静地听大家朗读课文 。
“不摇了”“不叫了”“停在”“都在听”“最有趣的”好“好奇地听着”形成安静听大家朗读课文的画面 。
追问: ___把什么当做同学们“山林里的朋友”了?(指名回答 。
预设: ___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做同学们“山林里的朋友”了 。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真的会听大家朗读课文吗?(指名回答 。
预设:这些“山林里的朋友”不是真的会听大家朗读课文 。
)那 ___ ___说这些山里的 。
21、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呢?(指名回答 。
预设:应为 ___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 ___了 , 成了朋友 , 所以 ___说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 。
) 画面3:下课了 , 小鸟、松鼠和山狸看大家在大青树下活动 。
“赶来看热闹”形成看大家活动的画面 。
5.小结:除了使用相同词构成的几个相似结构词语的句子和进行具体细致描述的词句 , 可以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外 , 形象地模拟声音和把物当作人来写的词句 , 同样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 , 读起来朗朗上口 , 让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 这样的词句也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 。
五、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课有 。
22、关学习内容 。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 指名认读 , 齐读 。
(二)复习“有新鲜感的词句” 。
提问:上一节课 , 我们初步认识了“有新鲜感的词句” , 谁能说说 , 什么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吗? 指名回答 。
预设:答案见上一课的教学过程 。
二、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 尝试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 认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
(一)想象“学校环境”的画面 , 尝试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
1.通过上一节课课文的两个内容的学习 , 我们初步认识了“有新鲜感的词句”: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 , 读起来朗朗上口 , 让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的词句 , 就叫做“有新鲜感的 。
23、词句” 。
接下来的学习 , 就要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这样的词句相互交流了 。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朗读第三部分内容 , 结合插图想象一下 , 在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找出这部分的内容里中有新鲜感的句 , 用横线画出来 。
2.反馈指导 。
预设: 画面:边疆小学特有的优美环境 。
有新鲜感的词句:古老的铜钟 , 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3.出示任务:朗读这两个句子 , 想一想 , 句子中的哪些词语让你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 , 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 用实心圆点点出来 。
个体操作 , 同桌交流 。
4.反馈指导 。
(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
) “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 。
【大青树下的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及反思】24、”“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形成特有的优美环境画面 。
(二)小结: 我们通过课文的三个内容学习 , 通过认识了解和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 让我们了解了一所边疆山区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 。
也认识了解了一个新知识“有新鲜感的词句”: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 , 读起来朗朗上口 , 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的词句 , 就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 。
三、说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 。
(设计说明:落实教学目标2 , 体现从“学阅读”到“学表达”的语言运用学习过程 , 促进学生“学阅读” , 理解内容 , 习得方法;“学表达”内化转换和积累语言 , 规范言语表达 。
) 1.导语:学习了课文 , 我们了解了这所边疆山区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 , 那么这所小学有哪些与众不同、特别的地方 , 你能找出来与大家说说吗? 出示任务:(复习默读要求后)默读课文 , 找一找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 , 做上记号 , 然后用上“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有”说一说 , 最少要说上两点 。
个体操作 , 同桌交流 。
2.反馈指导 。
评议标准:(1)必须是课文中与学生所在学校不同的的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来源:(未知)
【学习资料】网址:/a/2021/0321/0021739454.html
标题:大青树下的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