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 银行恢复与处置计划实施办法出台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作者:见习采访人员左希
原标题:补齐短板防患于未然银行恢复与处置计划实施办法出台
2月26日 ,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 并向社会公然征求意见 。
《办法》明确了依法有序、自救为本、审慎有效、分工合作等四项原则 。 银保监会有关部分负责人表示 , 《办法》出台的目的是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实现有序恢复和处置 , 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 维护金融不乱 。
“必需要夸大的是 , 《办法》的制定并不代表目前整个银行业风险已经较大 , 这实在是未雨绸缪的做法 , 它针对未来潜伏风险 , 让我们在真正碰到这种情况需要处理时 , 有据可循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补齐短板防患于未然
自去年10月份以来 , 监管层面已经多次就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题目进行安排 , 此前先后迎来修订的商业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均有相关内容涉及 。
对此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受访时表示 , 商业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订 , 与此次《办法》的制定发布 , 共同原因是为了解决原有的法律法规与银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的题目 。
曾刚表示 ,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暴露的监管层面的最大缺陷就是存在“大而不能倒”现象 。 不是不会倒 , 而是不能倒 。 “大型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势必会对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较大冲击和影响 , 因此国家会对濒临破产的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救助 。 久而久之就衍生出这样一个题目 , 以银行业为例 , 大型银行在最后风险暴露的时候 , 国家为了解决或处置这些风险 , 往往需要动用社会资源 , 这相当于让它们的本钱被社会化了;然而这些大型银行在没有发生风险时 , 其收益是归属于银行股东或是经营层的 , 所以导致了在‘大而不能倒’的格式下 , 大型银行会轻易泛起过度承担风险的情况 。 ”曾刚表示 。
而银行的过度承担风险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首先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增加 , 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上升 。 ”曾刚说 , 因此 , 在鉴戒美国次贷危机后国际监管当局针对“大而不能倒”题目对大型银行的监管思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 银保监会制定了这个《办法》 。 “这是监管的立异 , 是在宏观审慎的基础上去有效地约束大型银行的过度扩张行为 , 从而确保整个金融体系运行更加稳健 。 ”曾刚说 。
值得一提的是 , 关于恢复与处置计划 , 我国此前也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 , 只是暂时还没有成为全行业同一普遍的实施要求 。 “现在《办法》把过往的一些局部尝试通过统一标准上升到了银行业符合条件的所有大型、甚至包括中型银行 , 这是对整个行业 , 尤其是大中型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的晋升 , 并且是针对未来潜伏风险的 , 是防患于未然 。 ”曾刚向《金融时报》采访人员如是说 。
广覆盖催生差异化监管要求
此次《办法》中设定的执行范围相对较广 。 “目前征求意见稿中针对商业银行的划定是表内业务达到3000亿元以上的 , 需要制定相应的恢复与处置计划 , 这样的银行数目不少 , 在大型银行之外 , 许多中型银行也被纳入了《办法》的治理中 。 ”曾刚说 , 此外 , 监管部门同样留有余地 , 未来可能会将根据监管判定以为应该实施这一轨制的中小银行纳入范围内 , 而这些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探索 。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针对目前《办法》覆盖范围较广的情况 , 未来分阶段和差异化实施或将成为新的关注点 。
“以银行业为例 , 目前海内约60家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恢复与处置计划 , 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及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商行 。 因为覆盖范围相对较广 , 办法实施将对中小金融机构采取分阶段、简化或差异化要求等安排 。 ”原晓惠说 , 除银行外 , 《办法》覆盖范围还包括了保险公司、AMC、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等 , 机构类型较多 。 《办法》目前已针对银行和保险机构不同特点出台了相应的恢复与处置计划建议示例 , 未来或将进一步根据各类机构在运作模式和风险来源等方面的差别 , 制定符合机构风险特点的、差异化的恢复与处置计划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