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知味甘肃」烟火味中的陇原之旅( 二 )


现在,我每回兰州,总要吃一吃与百合有关的菜,印象中最深的有两款:鸡丝百合羹与蜜汁百合。鸡丝百合羹特别讲究刀功,要将鸡脯肉、鲜百合、胡萝卜和水发香菇先片成薄厚一致的片,再切成长短一样的丝,焯水后放入砂锅,加入高汤,用小火烧30分钟,待汤汁稠浓时便成。这个菜不只色泽丰腴,清香扑鼻,且营养丰富,益气养生,确是一款雅致的陇上风味。
蜜汁百合,吃的就是那点甜。
在高原上,百合的甜,仿佛对一个人的思念,既挥之不去,又心生怅然。

烟火|「知味甘肃」烟火味中的陇原之旅
文章插图
敦煌驴肉黄面

出兰州,西行,就是河西走廊了。
几年前,有两部关于河西走廊的纪录片风靡全国,一部是《敦煌》,一部是《河西走廊》。据我所知,这两部片子让不少外地人将河西走廊作为自己旅游的打卡之地。作为旅人,他们来了,又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作为食客,他们记住了甘肃风味,也记住了糊锅、凉州“三套车”、炒拨拉等一款款弥散着地域风情的甘肃美味。
当然,河西走廊能让他们记住并且一直念念不忘的,还有驴肉黄面。
有一年,带一帮南方的朋友去敦煌玩。临行前,他们除了问海拔高不高,就是问有什么好吃的。我答:敦煌夜市很大,吃的么,随便挑。他们复问:“具体点啊?”
我答:“驴肉黄面好吃!”
“什么?”
“驴肉黄面!”
烟火|「知味甘肃」烟火味中的陇原之旅】大抵是听到驴这个字,他们面面相觑,甚至一脸茫然。吃惯鱼虾长大的人,让他们的味蕾接收系统一下子碰到驴,是需要一个认知过程的。
尽管关乎驴肉的美食没有牛羊肉那么普及,但驴肉在大西北也是常见的。而驴肉黄面也正是敦煌的美食名片。
就像陕西美食有一句几大怪的顺口溜一样,敦煌美食也有这样的顺口溜,其中一句就是“驴肉黄面门外拽”。一碗驴肉黄面是两部分组成的,一是驴肉做菜,二是手工拉制的黄面。黄面是敦煌本地特有的一种面粉,经揉、撬、甩条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因煮熟后略呈黄色,故名。上好的黄面既要细,还要长,细要细得如龙须,长要长得如金线,这也就对拉面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敦煌的街头,见过一位拉面师傅,他双手舞动着一块淡黄色的面团,时而抻拉成长条状,时而旋转成麻花状,像变戏法一样地把一个足有六七斤重的面团,旋即拉成细粉丝样的面条。
这些年,敦煌的游客众多,估计去过的人也都看到了,敦煌满大街都是驴肉黄面馆。创始于清朝末年的顺张黄面馆,是敦煌唯一一家祖传五代的百年老店。敦煌一带流行一句话: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此话足见对驴肉的推崇与喜欢。据说,莫高窟第156窟的壁画上就有制作黄面的生动场景,可见其历史之悠久。遗憾的是,我去过几次,这个窟都没进去过,与古代制作黄面的场景总是擦肩而过。
不过,在我看来,在敦煌,不懂装懂地看看壁画,吃一碗驴肉黄面,吹吹鸣沙山带着细沙的风,你,总算是一个敦煌的旅人啦。

烟火|「知味甘肃」烟火味中的陇原之旅
文章插图
陇南搅团

在甘肃,无论是定西、白银、平凉,还是甘南和临夏,都有着自己迥异独特的美食,限于篇幅,这里按下不提,就单说说陇南洋芋搅团吧。陇南,用一句“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的宣传语,打动了无数人。而洋芋搅团,还得从搅团说起。
“要想搅团好,少不了三百六十搅。”
搅团,直白点说,就是“杂面搅成的糨糊”,在西北乡间,处处可见。记忆里的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寒风吹彻,我用棉袄袖子捂着脸放学回家,刚进院子,就能听到厨房的母亲哼着这支单调的小曲。此时,她一手往锅里撒着玉米面,一手执一根长长的擀面杖,不紧不慢地在锅里顺时针旋转一会,又逆时针旋转一会。她在打搅团。从她手里飘洒而下的玉米面,黄灿灿的,仿佛一粒粒垂落的黄金,落入扑嗒扑嗒的热锅里。而母亲的身影,在腾空而上的热气里拥有别样的美——这种美,是一种迥异于田间地头的美,温婉,贤淑,甚至有为一家人生活辛苦操持的隐忍。
相比玉米搅团,陇南的洋芋搅团更花时间,因为得经过洗、煮、剥、晾、打、调等六七道工序。煮洋芋看似简单,但并非煮熟而已,煮这个过程直接影响到搅团的口感,其中有不少学问。比如煮时水要适中,水太少洋芋会焦,水太多则会把洋芋煮成“水包子”而少了面气;比如火候也要把握好,刚开始要用大火,等洋芋六七分熟了,复用慢火煮。煮熟的洋芋,要趁热剥皮,晾于案板,快凉未凉之际,也就是尚有余温时再开始打。打,得有两样基本的工具:石臼和木槌;也得有两个人,一个把晾好的洋芋往石臼里放,另一个手执木槌反复击打。打洋芋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窝搅团往往得几个人换着打,但都得懂轻重缓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