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上《天天向上》?网友炸了,中基协重磅发声( 二 )



基金经理上《天天向上》?网友炸了,中基协重磅发声
文章图片
据采访人员获悉 , 这些基金公司确实收到了邀约 , 节目组有通过相关人员牵线搭桥 。 但这些基金公司均表示目前还没有决定要参加 。 某基金公司透露 , 微博等平台的网友关注已经给基金经理很大压力 , 基金经理不太愿意参与录制节目 。
不过 , 据业内人士透露 , 也有公募公司保持观望态度 。 “毕竟流量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就是规模 , 规模就是收入 , 收入就是总经理的考核指标 , 如果能上一次顶流节目 , 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品牌效应 。 ”
基金经理上《天天向上》?网友炸了,中基协重磅发声】基金营销娱乐化倾向正在蔓延
事实上 , 中基协的倡议并不只是针对“顶流基金经理要上《天天向上》”事件 。
因为这已经不是基金第一次和娱乐圈沾上关系了 。
自去年三月以来 , 股市的大幅上涨让基金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 也让各位基金经理成功出圈 , 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专属的粉丝团、后援会 , 规模甚至直逼某些偶像明星的粉丝会 。
一些投资者将基金长期投资理念抛在脑后 , 转而投向明星化、娱乐化的怀抱 。
一些基金公司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 存在过度包装的痕迹 。
如去年底基金公司2020年业绩排名出炉后 , 不少公司陆续推出明星基金经理的专属短视频 。
为了让基金经理显得更为平易近人 , 诸如“基金经理的一日”、“基金经理需要减压时做什么”等类型的视频 。
“为什么?我可以陪你看星星看月亮 , 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 为什么选她不选我?”女主这样开场的时候 , 采访人员以为是个爱情剧 , 但是当男主冷漠地回答:“她跟着我的时候 , 净值还不到一块钱 。 而你呢 , 你三块五了!”看到结尾 , 观众这才恍然大悟 , 这原来是个基金投教视频 。
基金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
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支持中心负责人认为 , 在娱乐化、趣味化成为基金短视频重点进击方向的当下 , 这暗含了基金公司迎合投资者的心理 。
在她看来 , 90后等年轻人是线上投资基金的主力军 , 也是基金公司开展线上宣传的重点对象 。 由于生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 , 这些年轻人和老一辈投资者的喜好、行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 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 也热衷于追求趣味化的事物 。 面对这一庞大的目标群体 , 基金公司的线上宣传自然会优先考虑年轻人的需求 , 强调娱乐性是无可厚非的 。
然而这么做的风险也在显现 。
警惕基金娱乐化的风险
明星基金经理的爆火得益于股市的持续走牛 。
但任何资本市场不可能永远“牛”下去 , 任何投资产品不可能永远盈利 , 任何基金经理也不可能永远不败 。
比如此前 , “公募一哥”张坤因不菲的管理业绩 , 有粉丝自发在微博上组建了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全球后援会 , 并且在超话社区打榜 , 把“张坤”推上了热搜 。
“坤坤勇敢飞 , ikun永相随 , 坤坤不老 , 蓝筹到老 。 ”
“追蔡徐坤 , 你给他花钱 。 但追张坤 , 他给你赚钱 。 ”
“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坤坤 。 ”
然而面对近期基金的净值大跌 , 手中的收益由正转负 , 部分粉丝口中的“Ikun”也变成了“菜菜坤” 。
舆论风向因短期波动说变就变 , 这对于投资人和基金经理本人显然都不是什么好事 。
毕竟基金投资的“收效”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 。

基金经理上《天天向上》?网友炸了,中基协重磅发声
文章图片
反观基金公司本身 。
信义义务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应以帮助投资者实现长期稳健收益为终极目标 , 不能为了卖基金“造势” , “忽悠”投资者在不合适的时点“上车”或购买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 。
对此 ,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总经理刘亦千表示 , “基金行业的过度娱乐化 , 一般会选择短期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 , 引导大量对基金缺乏深入了解的投资者关注短期效益 , 放大投资业绩在特定时段表现的偶然性 。 部分投资者可能因此对基金收益存在不切实际的预期 , 不利于基金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等正确投资理念的树立 。 ”
事实上 , 基金越“热” , 基金公司应越“冷静思考” , 严格自律 , 规范营销 , 这样才能不辜负投资者的信任 , 行稳致远 。
往大里说 , 目前 , 我们正站在居民财富转型的重要节点 , 老百姓理财正从“单纯储蓄”到购买基金过渡 。 理财方式变化背后 , 权益投资发展获得助推力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迎来源头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