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先圣散文:水光潋滟大明湖( 二 )


曾巩热爱济南的山山水水,在济南几年留下了大量的美文诗篇,对大明湖的每一处景点,几乎都有诗文传世。其中一首《百花台》最为有名:“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挟全家与友人登上采莲舟,于清风明月间荡舟湖上,把酒临风,品荷赏月,是何等的风雅气概。
曾巩知齐州颇有政绩,离任时,州人“绝桥闭门留之,至夜乘间乃得去”。走后,百姓自发捐款,于湖东北角的岸上建“曾公祠”以纪念。经过历代几次重修扩建,祠的规模越来越大。北厅内有曾巩木刻像,像材为曾巩故乡江西南丰的一块完整樟木。曾巩像手持书卷,宽袍长袖,一代文宗风采。
在曾巩任太守的时期,任齐州掌书记的是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苏辙在齐州三年,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文,其中写大明湖的《环波亭》尤是上乘佳作:“凫鸥聚散湖光净,鱼鲨浮沉瓦影凉。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一首诗,把大明湖的旖旎风光和沁人心脾的闲适清凉描写得淋漓尽致。
所有与大明湖结缘的名士中,济南本地的人并不多,大多是到济南做官或是游历天下经过济南的。在大明湖立祠纪念的人物中,济南本地人恐怕只有南宋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济南历城,其词作与苏东坡齐名。在他的青年时代,济南尚未沦陷于金人之手,作为已经名誉天下的一代词人,到近在咫尺的大明湖赏景作对,或陪同过往名士到湖边游览宴饮,自然是经常的事。只是因他后来随宋南迁,有关他写大名湖的词句流传下来的很少。
清光绪年间,李鸿章在大明湖南岸为自己建一生祠,建国后济南人将祠改为辛弃疾纪念祠,匾额和两柱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均出自郭沫若先生之手。
作为词人的辛弃疾,生于乱世,从而有了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不朽词作;而作为一名官吏将领,他却因屡屡上书朝廷,力主北伐收复国土而遭受贬黜,而正是这一点,使他的爱国词人和爱国将领的双重形象在偏安江南的南宋独领风骚。
大明湖的亭台祠庙众多,著名的还有“铁公祠”。
“铁公祠”是为了纪念明代的铁铉而建。说起这位铁铉,真是一位值得一书的人物。明建文帝时期,铁铉任山东布政司使,不久燕王朱棣与其侄争帝,燕军南下,兵临济南城下,铁铉亲率守城之兵浴血奋战,燕军久攻不下,不得不绕城而走。直到后来燕王已经称帝,铁铉依然在济南固守。天下已尽归燕王,而独济南的铁铉不降。后来,帝师北上,围攻济南,铁铉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城破被擒,受酷刑而死。
济南人感念铁铉的忠贞气节,于大明湖北岸建立了铁公祠。
其时,铁铉只有37岁。在此以前,他已经做过礼部给事中、五军督都府断事官和兵部尚书。因政绩显赫,明太祖还曾赐字“鼎石”以示表彰。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到如此高位,足见其过人之才。不幸的是,却因为一场不明不白的萧墙之祸而丧命,实在令人惋惜。
在大明湖留下深刻印记的人中,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大人物,那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了。据传这位喜欢游历的皇帝曾几次来过济南,而且每一次都有韵事趣闻在民间流传。1748年他再次来济南,登上位于湖南门的鹊华桥。大明湖南面有一片水面叫百花洲,在百花洲与大明湖之间建有一桥叫鹊华桥。乾隆帝登上桥后,由鹊华二字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鹊桥相会,挥笔提诗:“大明岂是银河畔,何事居然架鹊桥?春风秋月初较量,白榆应让柳千条。”
琼瑶女士的《还珠格格》中,乾隆于大明湖边巧遇夏雨荷的故事,大概就是作家的美好想象了。
乾隆还在大明湖留下了很多书法,“历下亭”三字即是御笔。
大明湖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有许多现象,至今也只能用神话传说才能解释。
大明湖的水位是衡定的,“霪雨不涨,久旱不涸”。纵然是济南城内水满为患,处于济南最低处的大明湖也依然故我,从来也没有过湖水涨溢的记载;大旱之年,湖水水位也不会有丝毫降低。济南人说原因是湖底直通大海龙宫,有龙王爷控制着呢。
大明湖水面辽阔,周边杂草丛生,按理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少不了蛇迹鸣蛙的,但是,大明湖没有蛇,有少量的蛙却又不会鸣叫。济南人的说法是,乾隆帝来济南时,住在大明湖边,在湖边散步时为蛇所惊,夜间睡觉又被众蛙的鸣叫声聒得心烦,随即下一道圣旨:“蛇回洞,蛙不准鸣”。自此以后,大明湖的蛇就再也不敢出洞,蛙再也不敢鸣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