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高埔人,省住建厅发出通知,农村建房可以这样建

近日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通知 , 通知内容为广大村民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 选用《岭南新风貌-广东省农房设计方案图集(第二册)》进行建房 。

潮汕地区|高埔人,省住建厅发出通知,农村建房可以这样建
文章图片
潮汕民系农房简介
1.潮汕民系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特征
潮汕地区主要包括今汕头、潮州、揭阳等市 , 位于广东省东北角 , 与福建省漳州市接壤 , 东面隔海与台湾相望 。 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莲花山脉横亘 , 西南、东北有大南山和凤凰山阻隔 , 山脉间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河及其支流冲积形成的河谷平原 , 土地肥沃 , 东南面是广袤无边的南海,形成一个内陆相对封闭 , 海岸线漫长的地理小区域 。 从揭阳北部开始 , 经过普宁、潮阳、惠来 , 进入海丰 , 是潮汕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 该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 高温多雨、雨热同季 , 酷热期短 , 有台风、“龙船水”、春旱、秋旱等气象灾害 。

潮汕地区|高埔人,省住建厅发出通知,农村建房可以这样建
文章图片
潮汕地区区位图
1.2历史人文信息
潮汕地区毗邻福建 , 人口来源一部分为中原人口南迁 , 多从河套以东(今山西省)取道福建沿海 , 定居一段时间后再逐渐迁入潮汕 , 故称“福佬”;另有一部分沿内陆江西一带进人潮汕 , 被称为“河佬” 。 两宋时期以福建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潮汕地区逐渐繁荣 , 至明代后期达到鼎盛 , 彰显崇宗与教养的祠堂建筑兴起 。 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 , 致使其文化中渗入的中原正统文化色彩得以相对稳定地传承下来 。 同时 , 潮汕地少人多 , 需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土地产量来养活更多人口 , 进而培育出精细的民系性格 , 反映在祠堂等建筑的精雕细刻和潮汕饮食的精制细作 。 明清以后 , 潮汕人向海外开拓 , 潮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 , 海外文化折射回桑梓故园 。 长期出海冒险谋生的经历使潮汕人有对未知风险的敬畏感 , 表现为多神信仰和虔诚祈福 , 多神崇拜也成为了潮汕民系的鲜明特点 。
1.3生活方式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 , 潮汕乡村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 , 曾采用以生产队为组织形式的农业集体经济模式 , 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集中存放和使用 , 农村房屋功能以居住生活和粮食杂物存储为主 。 改革开放后 , 耕地分产到户 , 农业生产工具的存放和农作物晾晒成为农村房屋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潮汕地区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 , 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 特别是2000年以后 , 潮汕农村耕地逐步被开发为各式加工厂 , 农民利用自家房屋纷纷办起了家庭作坊 。 如汕头市澄海区 , 农民普遍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塑料玩具等产业的各类家庭作坊 , 农村房屋功能逐步转变为以低层作为加工场地 , 留最顶的1-2层作为居住生活空间 。 另外 , 随着耕地减少和城镇化发展 , 农村务农人口也逐年递减 , 潮汕农村传统农业经济逐步被生产加工业所取代 , 农村居住空间逐步加入作坊生产空间 , 这也成为当地农村房屋越盖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
2.潮汕民居调研情况
2.1传统民居的形态研究
2.1.1整体格局
潮汕地区主要位于粤东韩江、榕江和练江三角洲冲击平原 , 土地相对平坦 , 传统民居群体以行列围合式布局为主 。 一般是由下山虎、四点金和从厝组合成三壁连、驷马拖车等规整的大型宅院 。 随着人口增多 , 就在大型宅院旁边另建小型的下山虎(爬狮)、四点金等民居 , 并往往延续原宅院肌理 , 按梳式方法进行布置 , 最后形成行列围合式与梳式相结合的村落布局形式 。 有些商贸型村落形成多姓氏以祠堂为中心的组团型行列式大型村落 , 也有些村落受地形限制或沿河流发展为带型行列式村落 。
调研发现 , 潮州地区地少人多 , 土地资源紧缺 , 村庄规模普遍较大且建筑密集 。 现状农村建房多是拆旧建新或建在2000年前后村集体分配的宅基地上 。 当时各村规划宅基地普遍为进深10-15m , 面宽按各户人口而定 , 一般每人能分到1-2m , 每排宅基地间规划3-5m不等的通道 , 房屋以双拼或联排为主 , 大部分地区无高度或层数限制 , 整体布局呈规整的行列式 , 且建筑密度较高 。 近年潮汕各市县纷纷出台了农村住宅建设管理规定 , 普遍限制农村住宅在5层以下(含) 。 根据对各村宅基地规划和农村户人口数的基础调研 , 潮汕地区乡村宅基地面积以80-120㎡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