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把“宝藏”掖着的父母,会陷儿女于不孝自责中


《你好,李焕英》:把“宝藏”掖着的父母,会陷儿女于不孝自责中
文章图片
《你好 , 李焕英》 , 这是一部好电影:情节好、情感好、意境好...看了 , 笑了 , 也哭了 。
but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我还是持保留态度 。
《你好 , 李焕英》 , 取材自是贾玲和母亲的真实经历 , 李焕英被事故夺走了生命 , 女儿想起过去的种种十分后悔:这一辈子 , 就没让母亲开心过一次 。
为了弥补这份遗憾 , 女儿机缘巧合地穿越到了母亲还没结婚的年代 , 希望改变母亲的命运 , 甚至不惜冒着消失的危险 , 给自己“换”个爸爸 。
必须说 , 贾玲所传递的这份真诚 , 是为人子女心中最美好而难以实现的愿望 , 但问题是:
这个向父母回馈的方向 , 真的对吗?

《你好,李焕英》:把“宝藏”掖着的父母,会陷儿女于不孝自责中
文章图片
孝顺型子女的回馈方式
有一次主持人问贾玲:“你快乐吗?”
她的回答是:“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快乐了 。 我成功了又如何?能嫁一个很好的人又如何?一想到我妈妈看不到这些 , 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 ”
乍听之下很是感动 , 但瞬间一股怪异的感觉油然而生:
子女的快乐 , 建立在父母的快乐之上 , 这样真的对吗?

《你好,李焕英》:把“宝藏”掖着的父母,会陷儿女于不孝自责中
文章图片
这样说有点含糊 , 毕竟在正能量爆炸的感人事件上 , 会一定程度影响判断 。 尝试置换一种常见的场景:
某个孩子考满分、有进步 , 父母就满心欢喜地对待 , 给孩子添置各种玩具奖励 , 来表达自己的快乐;
当孩子不及格、退步的时候 , 父母就一脸怒气 , 对孩子各种指责惩罚 , 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于是 , 孩子明白了学习进步使父母快乐 。
再往后一点 , 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 , 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 她的情绪 , 始终以父母是否快乐为基准 。
这 , 是依附关系 , 而真正的快乐 , 是传递关系 , 是我把开心传递给你 。

《你好,李焕英》:把“宝藏”掖着的父母,会陷儿女于不孝自责中
文章图片
依附的快乐关系所带来的 , 就是如贾玲般 , 即便获得再多 , 也无法开心起来 , 是另类的“空心病” 。
我想 , 没有父母希望如此 , 因为我们终将先于孩子离去 , 假如我们死后真的会变成灵魂 , 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离去成为孩子的一块心病 , 阻碍她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
以依附为基准的快乐 , 是会让孩子产生自责的 。
在豆瓣上对《你好 , 李焕英》有着另一个观点评论:“儿女们在电影院里哭成泪人 , 而他们的父母亲感到乏味困倦 。 ”

《你好,李焕英》:把“宝藏”掖着的父母,会陷儿女于不孝自责中
文章图片
为何儿女们会哭成泪人?因为他们从情节中、从贾玲传递出的真诚、自责共情 , 对自己还不能出色到让父母脸上有光、成功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速度的自责而共情 。
为什么父母们会感到乏味困倦?因为他们根本不希望看到儿女因此而自责 , 他们对儿女的愿景 , 压根就不是求脸上有光 , 求享福 。
父母对子女的爱 , 一直被誉为是无私的 , 这份无私是因为不求回报 , 多数而言 , 父母并不希望看到儿女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尽他们心中认为的“孝”而自责 。

《你好,李焕英》:把“宝藏”掖着的父母,会陷儿女于不孝自责中
文章图片
但不得不说 , 儿女们有这种依附型快乐的孝顺观念 , 是一个必然事件 。
我们太希望儿女成才了 , 从小就对他们唠嗑:
”父母努力付出 , 就是为了让你们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读书“;
从行动上 , 我们又为他们的成绩而随之喜怒哀乐 。
然后 , 孩子就明白了 , 成就使父母快乐 , 父母快乐 , 自己才能快乐--原来快乐也要遵循“长幼有序”
并且 , 这种孝顺观念 , 是很难洗脱的 。
李玫瑾教授曾说 , 孩子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等孩子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
换言之 , 6岁前的孩子在父母的唠叨下 , 认定了父母快乐自己才能快乐 , 那么这个观念 , 往后就很难洗脱 。

《你好,李焕英》:把“宝藏”掖着的父母,会陷儿女于不孝自责中
文章图片
那么 , 如何预防这种观念的形成?是不唠叨吗?
不 , 反而要多唠叨 , 6岁前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 多和孩子唠叨 。
第一、3岁前
婴幼儿在成长历程中 , 需要经历一个心理出生过程 。 婴儿在脱离母体时 , 他仍然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共生的 。 当到了3岁左右 , 他才会明白自己和妈妈是两个独立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