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红线|美的置业 千亿一年( 二 )


2020年中期 , 美的置业净负债率降至86.8% , 虽然和2019年相比降幅并不算太高 , 但从趋势来看却一直稳定下降 。

细细的红线|美的置业 千亿一年
文章图片
这得益于美的置业从上市之后就一直在优化财务结构 , 在2020年8月的中期业绩会上 ,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林戈曾多次强调“健康财务指标”的重要性 。
“我们重新审视所提到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 , 要平衡好规模、利润以及负债的三角关系 , 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 ”
事实上 , 单独观察美的置业去年的一些融资 , 利率水平更能说明问题 。
比如 , 2月发行的一笔2+2期限公司债 , 利率低至4%;8月拟再发行一笔2+2期限公司债 , 利率再次降低至3.98% , 创下公司发债利率历史新低 。 截至2020年中期期末 , 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低至5.52% 。
9月16日 , 美的置业完成发行10亿元公司债 , 其中 , 品种一发行规模为8.4亿元 , 最终票面利率为4.40%;品种二发行规模为1.6亿元 , 最终票面利率为3.99% 。

细细的红线|美的置业 千亿一年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作为一个销售规模刚过千亿的房企 , 如果不是背后有美的集团的背书和支持 , 这样的融资成本是很难获得的 。
事实上 , 2020年 , 海外债券票面利率能在4.0%以下的房企有龙湖、绿城 , 而头部房企如万科、保利、中海等发行公司债票面利率才能在3.6%以下 。
另一方面 , 或许是因为越来越低的融资成本 , 或许是为了有足够资金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 , 美的置业的融资规模出现了明显上升 。
根据年报数据 , 美的置业负债总额由2017年的1008.14亿元上升至2020年中期的2213.48亿元 , 两年半内总负债增长119.56个百分点、净增长1205.34亿元 。
具体债务结构方面 , 截至2020年6月底 , 银行借款占比超过六成 , 为64% , 公司债占比21% 。 集团持有的总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0亿元 , 尚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874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占债务总额比重为21% , 现金短债比为2.26 。
可以看出 , 美的置业融资主要还是依赖国内渠道 , 同时也在积极尝试更多的融资方式 。
比如在2020年 , 进行了几次购房尾款资产证券化 。
2020年1月21日及22日 , 美的置业发行了共计7.54亿元证券化产品 , 利率为5.85% , 发行机构为国泰君安和中山证券 。
2020年3月26日 , 美的置业发行12.46亿元证券化产品 , 利率为4.98% , 发行机构包括国泰君安、申港证券、中信证券和中山证券 。
而在境外融资方面 , 2019年6月落地首笔29亿港元银团贷款 , 期限为3年 , 执行利率Hibor+2.73%;2020年7月 , 第二笔3年期银团贷 , 金额为10.5亿港币及0.6亿美元 , 设置总额不超过11.7亿港币或等值美元的绿鞋期权 , 执行利率Hibor+2.6% 。
重仓与旧改
美的置业发布的2020年中报显示 , 上半年结算毛利率下降 , 营收增幅和归母净利的增幅并不对等 , 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
上半年业绩报表结算毛利率下降的情况并不少见 , 房地产行业激烈竞争导致过往趋高的毛利率回归正常水平 , 经营相对稳健的万科和中海结算毛利率也出现下降趋势 , 分别由上年同期36.2%、34.9%下降至31.8%、30.6% 。
相比之下 , 美的置业2020年中期结算毛利率下滑9.5个百分点至26.4% , 下滑幅度高于同等规模房企的平均水平 。
据资本市场人士分析 , 2017-2019年拿地价格较高 , 但房价调控政策并没相应地放开 , 导致了毛利率下降 。
此前观点指数曾统计 , 随着重仓城市能级上升 , 美的置业销售均价由2016年6936元/平方米上升至2019年10100元/平方米 。 另一方面 , 扩储成本也随之上升 , 2018年和2019中期美的置业拿地均价/销售均价比分别为29%、39% 。
2020年 , 美的置业依然维持了快节奏的拿地速度 , 以及较高的拿地溢价 。 上半年新增24个地块 , 集中在15个城市 , 新增二线及以上445万平方米 , 占比88% 。
拿地区域来看 , 上半年美的置业在长三角区域新增土地建面245万平方米 , 占比48% , 大本营珠三角新增土储建面为34万平方米 , 占比7% 。 可以对比的是 , 2019年长三角和珠三角新增土地建面占比分别为32%、15% 。
对长三角区域的布局和深耕 , 始于美的置业从2010年就开始的全国化布局 , 当时先后落子贵阳、株洲、顺德、徐州、高明等五城市 , 取得约2000亩土地 。
在徐州的基础上 , 美的置业随后开始了对长三角地区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