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开始衰落?“惠民保”能否崛起?

保观|聚焦保险创新
大病/重疾保险领域 , “网络互助”和“惠民保”是近两年最火的两类项目 。 一是发于民间渴求 , 一是发于政府鼓励 。
虽然两者因缴费先后顺序而在形态上略有差异 , 但同样因为其普惠的特征(一个是先承诺、事发后缴费;一个是先交费 , 事发后赔付) , 而受到消费者欢迎、受到市场玩家追捧 。
“网络互助”和“惠民保”后续将如何发展 , 终局将如何?这是每个投资人和从业者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 而当慕哲从一篇论文中读到美国Prudential案例时 , 不禁产生了一丝忧虑……

“网络互助”开始衰落?“惠民保”能否崛起?
文章图片

“网络互助”开始衰落?“惠民保”能否崛起?
文章图片
“网络互助”的前世今生和“惠民保”的逐城扩张
网络互助的前世今生:
2011年 , 国内第一家互助组织“抗癌公社”(后改名为康爱公社)成立 , 开创了0预付的医疗互助模式 。 在随后的时间里 , 相似模式的创业公司 ,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包括e互助、壁虎、夸克、众托帮、扁鹊、蜂巢、全民保镖 , 等等 。
2018年 , 蚂蚁金服和信美互助推出“相互保” , 完全点燃了市场对于互助模式的热情 。 虽然因监管要求而改名为“相互宝”(从保险公司承保的团体重疾 , 改为半公益性质的网络互助) , 但市场毫无疑问看到了其“互助”之名获客的魅力 , 跟随者众 , 包括百度、京东、美团、滴滴、360等 。
然而 , 百度和美团仅在运营了一年多时间后 , 就分别终止了其互助业务;而市场头牌的蚂蚁相互宝 , 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 , 从2020年11月的1.058亿 , 减少到2021年1月的0.96亿 , 减少了约10%分摊用户 , 即1000万用户;用户分摊金额从2019年的29元增长到2020年的91元 。
百度和美团的退出 , 是监管原因、经营不善 , 还是其他原因?蚂蚁相互宝的用户数从暴增到递减 , 是短期波动还是趋势拐点?被寄予“互助模式”获客 , 是否还有未来?
“惠民保”的逐城扩张:
近两年 , 各城市推出了各自版本的“惠民保” 。
简单来讲 , 这是一款补充医疗保险 。 当个人住院或确诊为重大疾病时 , 个人在医保之外的自付部分 , 再扣除1-2万的免赔额之后 , 向保险公司报销剩余金额 , 最高不超过30万(部分城市可达50-100万) 。
由政府负责站台宣传 , 保险公司负责承保和理赔 , 第三方平台负责推广获客的合作模式 , 成为了一种商业范本 。 政府乐意看到这类普惠式保险的民生工程 , 保险公司和第三方平台都在亏本赚吆喝 , 等着卖长险、卖药来实现盈利 。 市场和资本又发现了这条“惠民保”之名获客的魅力 , 跟随者众 。
截止2020年底 , 各地惠民保参保人数超过2500万 , 累计保费超10亿 。 但已经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 , 某地惠民保价格每年99元 , 比两年前的价格(49元)涨了一倍 。
“网络互助”开始衰落?“惠民保”能否崛起?】涨价是否会持续?参保人数会不会像相互宝一样 , 有一天达到顶点后逐年减少?保险公司如果一直血亏 , 纷纷退出市场怎么办?
让我们从美国Prudential公司的“死亡螺旋”(deathspiral)说起 。

“网络互助”开始衰落?“惠民保”能否崛起?
文章图片
Prudential的死亡螺旋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 , 且有较为完整的35年数据 , 足够长期和有说服力 。
1973年 , 美国Prudential保险公司面向个人(和家庭)销售一款CHIP保险(CHIP , 是CoordinatedHealthInsurancePlan的缩写) , 这是一种补充医疗保险 , 使用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定价和承保 。 一开始没有免赔额 , 后来加到5000美元/年 , 由于没有合作医疗网络(即保险公司指定医院) , 因此赔付的是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 , 包括住院、药品、医师费用等 。
CHIP保险在初期相当成功 , 因其保费普惠、覆盖医疗费用广而受到广泛欢迎 。 在销售初期 , 有效保单数量暴涨至1978年的34万左右(如下图所示) , 而每年的净流入在1976年达到20万最高值后 , 一路下滑 。
1979年的有效保单数量开始下滑 , 而公司在1981年更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 即停售保单(blockclosure) 。 停售之后出现的情况 , 就是有效保单数量骤降 , 健康、年轻的群体迅速退出该计划 , 在1984年CHIP保单数量已不足5万 。

“网络互助”开始衰落?“惠民保”能否崛起?
文章图片
图为Prudential的CHIP有效保单数量(1973年-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