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织出的衣服比铂金包还贵,人间国宝就是这样( 三 )
文章图片
不同的蓝色与蓝染丝线
这一耗时近六个月的过程 , 被称之为“建蓝” 。 建蓝者需要每天观察蓝瓮的状态 , 调整发酵过程中的问题 , 并在恰当的时机加入麦麸等材料 , 让发酵中的蓝染维持适宜的温度 。
自古以来 , 蓝染就包含了三项重要的工艺:建蓝、守瓮、染色 , 缺一不可 。 过程之艰难 , 宛如孕育一个新的生命 。
文章图片
染色这一步需要双手进行数十次浸入、提出的过程
志村连续尝试了五六年 , 都以失败告终 , 她几乎想要放弃 。 志村的女儿此时已经结婚生子 , 本来决定不做染织的她 , 看到母亲殚精竭虑的样子 , 也开始帮助她一同建蓝 。
有一天 , 女儿发现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了蓝染液的表面 , 发着光芒的蓝呈现出她们从未见过的表情 。 第二天早上 , 她们染出了无与伦比的 , 天空般的蓝色 。
文章图片
志村福美和大女儿志村洋子
志村逐渐发现 , 蓝染的背后隐藏着植物的生命周期 , 每一只染瓮里都蕴藏着蓝的一生 。
“瓮伺、水浅葱、浅葱、缥、花绀、绀、浓绀……这种浓淡变化的美 , 从淡水边通透的水浅葱一直延续到深海的浓绀 , 那是海洋与天空本身 。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志村福美与她的和服作品
03
和服已经几乎没人穿了
当终于完成建蓝后 , 志村福美曾感慨道:“蓝终于被我建起 , 但这仅仅是一个入口……曾经 , 我以为做一色会耗费十年;如今 , 我觉得做一色将用尽一生 。 ”
今年一月 , 她的自传性散文集《一色一生》首次获得国际授权出版 。 这一书名 , 正饱含着她建蓝的感悟 。 对于志村而言 , 她追求的“一色”不仅仅是数年建成的蓝染 , 也是每种植物所代表的 , 纯粹的颜色 。
今年97岁高龄的志村福美 , 以“天然染料的色彩、蚕用生命吐出的丝线、亲手织作的行为“为根本 , 始终寻找自然与植物馈赠的色彩 。
文章图片
志村福美自传性散文集《一色一生》中文版书影 , 摄影:洛盏
文章图片
《一色一生》日文版特装本 , 以志村福美的植物染手织布为装帧 , 现已十分珍贵 , 摄影:张逸雯
“二十多年来 , 我取各种植物的花、果、叶、茎、根来染色 。 我渐渐意识到 , 自己从这些植物中获得的 , 已不是单纯的颜色 , 蕴于其背后的植物的生命 , 正通过色彩显露于我 。 那是植物用自己的身体在倾诉 。 如果我们没有可以接纳并展示它们的基体 , 颜色的生命就将陨落 。 ”
一色一生 , 也许是颜色背后 , 一株株草木的精魂;但也是志村福美因追求色彩 , 而走出的一条从一而终的路 。
文章图片
志村福美荣获京都奖时的演讲
她曾见证过一个辉煌的手工艺时代 , 但如今 , 就像她在获得京都奖时所说的:“现在即便做织物 , 做和服 , 都已几乎没人穿了 。 做这些价格高昂的和服 , 也改变不了现状 。 ”
因此 , 2013年 , 已经89岁的志村福美 , 和女儿一起在京都冈崎开了一所艺术学校 。 这件小小的学校只能容纳15个人 , 但每人都会拥有一台自己的织机 。 哪怕之前从未接触过染织的年轻人 , 也能穿着自己织作的和服毕业 。
文章图片
正在学习织作的学生
文章图片
学生穿着自己染织的和服
志村福美说:“所谓植物染色 , 并非只是染和织 。 而是找到那条 , 深入自然界的路 。 人和自然界该如何交融 , 我通过植物染色仿佛找到了一些线索……植物的生命 , 织物的原理 , 我想把这些传递给年轻人 。 不管以何种形式 , 都希望能在下一代中继续延续 。 ”
京都奖给志村福美的颁奖词中 , 最后一句说道:“她把人类的存在 , 织入了自然 。 ”
- 背后|《风声》背后那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 邂逅|溧阳的小众秘境,土著都不一定知道,是时候去一趟了
- 梦中|十里芳华万里飘香,顺德有场“盛大的花事”邀你来赏花
- 中年|一个人的旅行,那就来泸沽湖吧
- 洱海|「我的家乡在河北」春水连天、万鸟翔集!河北版的“苍山洱海”,简直太仙儿了!
- 中年|石林中的探岳与探岳中的你
- 老年|春意浓,天河公园的花海“红了”!
- 飞行|新疆雪雀,高原鸟,孤独的飞行者!
- 步行街|国内唯一面朝大海的步行街:厦门中山路的滨海风情,实在让人陶醉
- 刘强东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亲生母亲是个谜,章泽天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