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用好家庭这块幼儿数学学习“宝地”

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 在正式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生活中充盈着大量的数学学习机会 , 这些日常数学经验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与关键要素 , 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
虽然家庭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宝地” , 但幼儿究竟应当学习哪些数学经验?怎么学习?这些问题都是萦绕在许多家长心头的烦恼 。 有些家长认为 , 数学就是“算术” , 就是纸面上的计算 , 幼儿掌握的数字越多 , 计算的位数越多 , 计算速度越快 , 就代表数学能力越强 。 这实际上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巨大误解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 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 充分发展形象思维 , 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 , 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 ”
可见 , 数学经验的发展 , 绝不仅仅是算术知识的掌握 , 学习数学也不等于书面演算 , 过程性维度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更为重要 。 事实上 , 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 就像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 , 理解即发明 。 幼儿理解数学的过程是在头脑中重新创造的过程 , 学习数学除了是学习事实知识 , 更多地是在发展过程性能力 。
研究表明 , 幼儿是天生的“数学家” , 他们会像成人一样 , 自觉在涉及数学情境的问题中使用和发展数量、形状、时间、位置等非正式概念或思维 , 只是许多成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家长若用心观察 , 就能发现这样的情形随处可见:就餐时 , 幼儿帮忙摆碗筷 , 这是他们在练习一一对应;游戏中 , 幼儿搭配多种类型的积木建构出复杂造型 , 反映出他们有关于形状、比例、对称的经验;切水果时 , 幼儿也会参与讨论如何人人有份 , 这就涉及平均、数量概念;起床时 , 幼儿可能会读一读钟表上的时间 , 这是他们在通过数字认识周围世界 。
然而 , 如果家长缺乏数学经验的敏感性 , 无法跟进且充分利用生活中自然而然出现的数学学习机会 , 幼儿的数学经验就难以得到进一步扩展与增进 。
《指南》中总结了几条重要的数学经验 , 为家长提供了“社会对应物” , 它们分别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以及“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 每个条目下有相应的表现说明 。
基于此 ,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 与专业教师不同 , 作为“非专家”的家长并不需要专门设计数学课程 , 按照计划帮幼儿有序地推进学习 , 而是应当以幼儿学习的支持者、促进者和同伴的角色直接参与到幼儿对数学的日常探索学习中 。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 , 两岁以前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感觉运动阶段 , 两岁后便进入前运算阶段 。 处于这两个阶段的幼儿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 因此 , 只有通过与真实具象的物体互动才能刺激他们的认知内驱力 。
家长应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事物 , 让他们在观察中不断强化已有的数学兴趣 。 如和幼儿一起给家人的身高排序、比较手的大小 , 把家里的图书、餐具、服装归类摆放 , 以及观察小区楼层的高度、住宅门牌号等 。
幼儿的动作当中还蕴藏着他们的思维结构 , 他们通过双手的操作进而内化形成头脑中的初步逻辑思维 。 所以 , 能让幼儿充分触摸、摆弄、组合、改造的材料 , 是幼儿满足学习需要、发展数学经验的基础性物质 。 在幼儿操作数学相关材料时 , 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地“越俎代庖” , 而应当提供足够的时空条件 , 让幼儿去尝试和探索 。 如可以邀请幼儿一起包饺子 ,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观察到饺子皮的形状是圆形而饺子是月牙状 , 可以试验一张饺子皮可以放入多少馅料 , 还可计算包好的饺子个数 。
幼儿在自发使用数学知识时 , 家长要有意识地与幼儿交流 , 给他们制造一些认知挑战 , 引导他们发现认知局限 , 重组新的数学经验来适应周围环境 。
比如 , 4岁的腾腾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义卖活动 , 准备的4件物品全部卖出 , 但卖完之后他忘记小剑龙的售价并向妈妈询问 。 妈妈问他:“我们总共卖了多少钱?”腾腾说:“一个10元的 , 两个5元的 , 还有7个1元的 , 总共27元钱 。 ”妈妈再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腾腾回答:“我没有算 , 是数出来的 , 10元加5元就是11、12、13、14、15……”妈妈又说:“如果其他三样东西卖了24元 , 你能告诉我小剑龙卖了多少钱吗?”腾腾把手里的27元钱摊开 , 慢慢数到24元后将其放到一边 , 再数剩下的 , 然后回答:“小剑龙卖了3元 。 ”妈妈接着追问:“你把27分成24和3两组 , 如果把这两组合起来 , 是多少钱呢?”腾腾答道:“合起来还是27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