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请问,这段话里毕竟提到了几个人?( 二 )



“我有一个朋友……”请问,这段话里毕竟提到了几个人?
文章图片
谈论痛苦的经历时 , 我们更倾向于用“你”
首先 , 他们要求被试写下自己的某次经历 。 正如他们所猜测的 , 人们在谈坏体验的时候 , “你”泛起得更多 。 在被要求写下消极经历的被试中 , 超过一半使用了泛指“你”至少一次 , 而在写下中性经历的人当中 , 这个比例只有6.3% 。
下一个题目是 , 是消极经验本身激发了人们使用泛指“你”的行为 , 仍是他们在尝试从中寻找意义 , 所以才用了泛指“你”?

“我有一个朋友……”请问,这段话里毕竟提到了几个人?
文章图片
回忆一次痛苦的经历|图虫创意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 , 研究者把被试分为三组 , 要求“教训组”回忆一次痛苦经历 , 并写下自己从中总结的教训;“情感组”同样被要求回忆某次痛苦经历 , 但只要写下他们当时的情感体验;第三组是对照组 , 他们要回忆的是一次中性的经历 。 结果 , 45%的“教训组”成员至少使用了一次泛指“你” , “情感组”的比例是10.1% , 而对照组是2.5% 。
“当坏事情发生时 , 人们但愿能够理解发生了什么 。 ”奥维尔写道 。 使用泛指的“你”好像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心理气力 , 让他们能够超越个人感觉 , 找到坏事发生的意义所在 , 或者至少从中总结出教训——“这不是我的题目 , 这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 ”这种把自己当外人的模式 , 能使他们和糟糕回忆保持更大的心理间隔 , 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 在这里 , 泛指“你”不仅表达了语义 , 还介入了我们的心理反应机制 , 匡助人们面对和处理题目 。

“我有一个朋友……”请问,这段话里毕竟提到了几个人?
文章图片
图|图虫创意
这一研究结果是否能匡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和痛苦?研究者表示 , 据此总结治疗策略尚为时过早 。 不外研究确实发现 , 要求人们思索自己痛苦经历的教训 , 能使他们获得更大的心理间隔 。 既然那么多人在坏事发生之后会自觉地使用泛指的“你”来匡助自己从中恢复 , 那么建议他们想一想 , 总结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 , 可能也会有所助益 。
汉语使用者的启发
对现代汉语使用者来说 , 这篇论文可能还有些其他的启发 。
汉语里泛指“你”的用法固然也广为接受 , 但恐怕不像英语表现得这么典型 。 回想一下开头提到的谚语:“(你)有得必有失” , “(你)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 在汉语中 , 通常我们不会把那个“你”给说出来 。
这可能和汉语中“你”作为第二人称单数时的使用策略有关:当谈论消极事物如伤痛、错误或损失时 , 为了照顾对方的感触感染 , 汉语使用者更轻易回避使用特指的“你” , 用省略主语、第三人称或者“我们”来代替[注3] 。 换句话说 , 在谈论眼前这个人的不幸遭遇时 , 我们会更谨严地使用“你” 。
注3:在谈论对方不幸或不快的事 , 或者表达批评立场时 , 人们会避免直接说“你” 。 好比表达对伤痛关心的:“牙还疼吗?”“奶奶的病情怎么样了?”批评的:“我们还可以再努力一些 。 ”或者警告/求全的:“蛋糕都被某人偷吃了!”来源:《语用学十二讲》
所以 , 现在你知道了一个语用学的小秘密:当你的朋友掐掉主语讲道理时 , 他可能确实在对你说话 , 委婉地提出安慰、关心或建议;而当他分享了一次自己的不幸经历 , 并且以“你应该……”总结时 , 你要知道 , 他实在是在努力沉淀和反思自己的遭遇……
“不是说你!是我!”
参考文献
[1]ArianaOrvell,EthanKross,SusanA.Gelman.How“you”makesmeaning.Science,24Mar2017:Vol.355,Issue6331,pp.1299-1302DOI:10.1126/science.aaj2014
[2]LydiaDenworth.It"sNotMe,It"sYou.
[3]李捷 , 何天然等.语用十二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GeorgeYule.Pragmatics.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作者:钟与氏Darla
编纂:Odette
本文得到@清洁工的支持和指正 , 在此表示感谢
一个AI
你说的你不是你 , 我说的我又是什么人……
本文来自果壳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