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踏上隆化老街,寻访家乡文化,探究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前不久,回到了老家隆化,又一次去了一趟老街。依然是清韵遗风、青砖灰瓦、古香古色、错落有致,仿佛几十年没有变过。
唯一变的,就是两旁的商铺已经没有了,低矮的老屋已经无人居住,整条老街一副破败荒凉的景象。
走着走着,依稀回到了儿时,几十年前,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汇聚了衣食住行、各行各业,这里曾经是县城的商业中心,是隆化县最繁华的地方。

老年|踏上隆化老街,寻访家乡文化,探究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文章插图
这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我熟悉这里的每个角落、每个店铺、每个小巷。童年,是老街上穿梭的嬉笑打闹中度过,滚铁环、抽陀螺、跳格子、弹弹珠,上树掏鸟蛋、下河抓泥鳅、爬墙找蝈蝈、钻地偷柿子,被人发现也只是被人笑骂着、象征性地追几步,即使被人抓到,不过是屁股蛋子挨两脚的事。

老年|踏上隆化老街,寻访家乡文化,探究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文章插图
01.皇姑屯的传说。
历朝历代,隆化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辽沈战役的前奏--解放隆化的战斗,都知道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却少有人知道当时解放军11纵队31师副师长兼91团团长李荣顺,也牺牲在这场战役中。隆化老街正式名称为“荣顺街”,就是为了纪念李荣顺而命名的。
老街再往北,就是董存瑞烈士陵园,在清代是一座行宫,叫“河屯行宫”,是清代时皇帝们打猎时的临时住所。

老年|踏上隆化老街,寻访家乡文化,探究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文章插图
老街里的老人说隆化县城以前叫“皇姑屯”。
传说,有一年,康熙爷(老人们大多尊称为康熙爷,而且是出自骨子里的敬重)在行宫休息,闲着无事突发奇想玩了个微服私访。他换了便装,带着2个侍卫,四处闲逛。当年这里依山傍水、峰峦叠翠、景色优美,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康熙爷又饿又渴又累,就四处找人家。走了一段路以后,看到路边有个破碾房,一个俊俏的姑娘,正在套着小毛驴碾棒子面。

老年|踏上隆化老街,寻访家乡文化,探究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文章插图
康熙爷心想,深山出俊乌,可真不是盖的。就上前问道:“小姑娘,我们路过这,走得又饿又渴,能不能卖我们点吃的喝的?”俊姑娘看了看康熙爷,觉得这人气宇轩昂、威武不凡,而且身后跟着几个随从,一看就不是凡人。过去的人大多比较淳朴,俊姑娘笑了笑,大眼睛弯成了月牙,掩着嘴说:“出门在外,保不齐就遇到难处。啥买不买的,要是不嫌弃家里脏乱,就上屋坐坐,吃饱喝足再赶路吧!”康熙爷很高兴,连声道谢,跟着俊姑娘来到家里。家中只有位老母亲,父亲早已去世,二人相依为命。俊姑娘和母亲说了一下事情经过,老母亲也很好客,就赶紧生火做饭。其实也没什么好吃的,就是贴饼子、熬白菜。但康熙爷和几个侍卫早饿了,这点东西也吃的喷香,还夸好吃。

老年|踏上隆化老街,寻访家乡文化,探究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文章插图
康熙爷吃完饭,和这母女俩拉起家常,看着贫穷的家,又有感于母女俩为人老实厚道,待人热情,俊姑娘又乖巧懂事,于是怜惜之心大动,就向老母亲提出要收姑娘作义女。母女二人本身生活困苦,心思这位爷这穿衣服打扮,而且随身带下人,肯定不是一般人,认个干爸以后兴许有个好照应。俊姑娘就跪地上给康熙爷磕了三个响头,直说愿意。康熙爷非常高兴,说道:“好孩子,快起来。等你出阁了,一定告诉我一声,我给你陪送嫁妆。”老母亲说:“那敢情好!丫头啊,你这终身大事,有你干爸作主了!”康熙爷满口应道:“好!干女儿的婚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康熙爷走后,母女二人突然想起来,还没问这白来的干爸是哪的,姓什么,叫什么,从哪来,到哪去,这也没地找啊。

老年|踏上隆化老街,寻访家乡文化,探究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文章插图
再说康熙爷走了以后,也突然想起来没告诉新认的干女儿实情呢,就叫侍卫又回去告诉人家一声。母女俩一听,又是害怕又是高兴,赶紧冲着康熙爷走的方向连连磕头。在这以后,就天天盼着康熙爷再来。可是康熙爷走了以后,忙于国家大事,时间一久就把这件事忘了,一晃过了三十多年。有一次,康熙率领文武官员和侍卫们又住到了波洛河屯,偶然间路过了当年的地方。康熙爷突然想起了自己还有个干女儿在这,就派侍卫去看。不多时,侍卫跑回来报告,说老母亲早就去世了,当年的俊姑娘已经将近五十岁,依然独居此处,生活艰难,却一直等着他干爸呢!康熙爷听了直叫惭愧,感觉非常对不起干女儿,就传下口谕,以后对干女儿以皇姑相待,并仿照京城皇姑府的样子,给她修了一座皇姑府,让这位年近五十岁的老姑娘在这里享受皇家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