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上刀山、下火海、徒手捞油锅、赤脚过钉板,这种电视剧中才会出现的杂耍剧情,在中国竟然真的存在!福建省西南有个武平县,县中部有一个武平镇,该镇位于山区,交通不便,镇上常住人口不过千余,这里有个极其神秘的村庄,叫中湍村。该村以畲[shē]族为主,在畲族的祭祀仪式上,畲族人就会展现传统绝活——刀山火海油锅钉板,此项绝技已传承千年。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畲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的古老少数民族,东南诸省中,90?畲族人又居住在福建山区,因此古代称畲族为“山客”,畲族自称“山哈”,意思是住在山里的人。唐以前,南方尤其是南方闽浙山区,开化不足,中原人和其交流较少,所以当时中原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统称“蛮”。随着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的南迁,中原人深入南方,和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变得多了起来,中原人开始给这些少数民族进行简单的区分,不再统一称蛮,出现了徭、侗蛮、蛮僚、侗僚等称呼。至南宋后期,著名辛派词人刘克庄曾在福建一带当官,写下了《漳州谕畲》,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闽浙山区的少数民族明确称为“畲”。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福建党校的雷弯山教授就认为,“畲”字有刀耕火种之意,展现了畲族生产方式的特点。刘克庄很可能是在巡查地方的时候,看到山区的少数民族还在使用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所以有感而发,将其称之为“畲人”。到1956年,国务院正式确定生活在福建山区的这些人为“畲族”。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就是中湍村畲族人祭祀的日子,当地人称为“打醮”,但是每三年中湍村人才会展现一次传承了千年的绝活——上刀山、下火海、徒手捞油锅、赤脚过钉板。表演的过程,不像电视剧里耍杂耍似的随意开干,在表演之前,当地村民有一套复杂的祈祷,称之为“迎神”。所谓迎神,就是表演之前,设立香案、摆上贡品,焚香祈祷,三跪九叩,祈求神灵保佑。这一过程庄严肃穆,由族长(村长)带领村民进行。迎神仪式结束后,才开始进入正题。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上刀山,也称“爬刀杆”,杆是根结实的杉树木杆,在木杆上安放开刃的腰刀,刀把用绳子结结实实地绑缚在杆子上,所以可以保证载重。刀的刀刃向上,类似木梯的踏脚,杆子上的刀也不是随意安放的,当地人的习俗是小年(平年)放36把,大年(闰年)放72把。制作出来的刀山,还要以刀山的顶端为中心,向周围延展出9条麻绳,这9条麻绳不仅在竖立刀山后起稳定作用,还负责装饰和祈祷,因为9条绳上还要放上各种符纸和小彩旗。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上刀山之前还要举行祭刀神仪式,贡品有讲究,刀山下供一猪一鸡,东南西北四方各供一鸡,固定刀山的四根木桩还要各供一鸡。这个祭祀由村里的祭师主导(他也要第一个登刀山),口念“铜皮铁骨祖师到”。时辰一到,便大喝一声,赤脚登梯。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下火海,就是过火塘。火塘是用砖头垒成了长8米、宽2米的燃火区,里面铺满木炭,木炭需要烧得通红,火海的温度据说5米开外都能感到热浪滚滚。下火海之前依然有仪式,执行仪式的人称为“代言弟子”,他负责往火海里撒咸盐,口念“雪山师傅到”。当撒的食盐变多,炭火的颜色逐渐变绿,在火光和绿光逐渐相当的时候,由代言弟子带头,赤脚过火海。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徒手捞油锅,就如字面意思那样,在一口放满油的大锅下架起大火,将油烧到沸腾,然后下入一些大米,将米炸至酥脆金黄,而后请试炼者徒手下锅捞起大米,捞起后还要举起双手表明无事。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
文章插图
赤脚过钉板,钉板是长约2米、宽约1米的木板,上面每隔2厘米就有一颗露出2厘米长尖头的钉子,一块板上估计可以有2000多颗钉子。试炼者要赤脚全程慢慢走过。

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走钉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后有何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