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千亿基金,最高8年赚8倍,他说自己只做了最“简单”的事( 二 )


2013年年底 , 茅台股价一度下探到不足百元 , 但从2014年1月开始 , 重整旗鼓的白酒掀起了一波持续至今的大牛市 。 张坤分次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打包入口袋 , 一度手握六百万股茅台的他 , 在白酒一飞冲天的行情里吃足了收益 , 也让如痴如醉的基民体验了把飞一般的感觉 。
在短暂地尝试过几类不同板块后 , 张坤找到他舒服的白酒打底、配置均衡、能攻善守的组合 。 张坤的换手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 在贵州茅台、华兰生物、爱尔眼科先后起飞的过程中 , 他几乎是“躺赢”成了“公募一哥” 。
从超过1000亿的管理规模来看 , 张坤已经算得上是中国最成功的基金经理 , 外界对他称为“基民的男神” , 他成为卖方的研报对象 , 成为选股的风向 。
【大道至简】
然而 , 张坤的投资策略并不神秘 , 他只是做好了最“简单”的事 。
2012年10月22日 , 在基金经理位置上刚坐一个月的张坤 , 更新了一篇题目为《大道至简》的文章 。 文章里 , 他就已经非常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信奉 。
其实说起来 , 无论是巴菲特还是价值投资的概念 , 在中国的投资市场早已经不算新奇 。 在网上各个论坛 , 甭管赚钱还是赔钱 , 恨不得人人都把价值投资挂在嘴边 。 可是 , 到头来就算要学巴菲特 , 能力、眼光和心性的差异还是不能被“价值投资”这四个字抹平 。
翻看从那以后八年以来张坤的采访记录、持仓变化和卖方机构给出的研报 , 张坤的风格的确与巴菲特极其相似 。
在明确能力圈、提高市场理解、磨练心性的过程中 , 他买入成长确定性强、护城河深、模式好、现金流强的优秀企业集中持股 , 低频交易 , 陪伴着企业的长期成长 。
如果剔除掉那些数据指标 , 从张坤的投资方式和行事风格来看 , 他做好了三个方面:
首先是坚守能力圈——“尝试跨七尺高的栏杆未必比跨一尺高的栏杆获得的回报更高” 。
张坤把公司分为三类 , yes/no/toohard , 做不了和太难做的他都选择放弃 。 生物医药专业出身却没有在医药股上下重注 , 张坤直言产品驱动下的医药行业不简单;化工行业强势股票频现 , 张坤说同质化的生意他倾向于不做;买过海螺水泥这样的行业龙头股 , 却买成了自己投资中亏钱最多的股票 , 张坤又坦白周期股太难做 。
坚守能力圈 , 没有把握不出手 , 看别人赚钱的时候不眼红 , 只要选出自己能够把握住的好公司 , 遵循简单的逻辑一样能发财 。
同时 , 在张坤的观念里 , 投资的安全边际非常重要 , 在最坏的情形下得到合理的结果 , 远远重要于在乐观情形下得到很好的收益 。
他只注重确定性的东西 , 在认知能力范围内大胆出手 , 通过对确定性的管理 , 保住最重要的本金 , 以适度分散的行业板块配置 , 在合理的时间、合理的位置 , 设计最合理的布局 , 对待市场理性审慎的态度 , 让业绩穿越牛熊 。
其次 , 优中选优 , 坚定持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然后看好它” 。
看好一家企业却不重仓 , 不长期持有是没有意义的 。 如果不了解一个企业 , 哪怕只买了1% , 或者买了10个不了解的企业 , 买了10% , 其实风险却更大 。
张坤选择企业是优中选优 , 护城河、商业模式和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都要满足他的标准 。
贵州茅台在消费者心中无可替代的号召力 , 上海机场的渠道垄断能力 , 华兰生物的医药生产经营权 , 这些都是张坤选股中所偏爱的“印钞机”般的能力 。 这些股票组合在一起 , 即使在短期内有一两只遭遇利空 , 依然能够稳定地对冲风险 , 持续获利 。
因此 , 一旦把那些优质的企业股票选定 , 张坤就在投资组合中配足量 , 坚定地长期持有 。
他所管理的几只基金 , 前十大重仓股会占到60~70%左右的比例 , 前二十大重仓股会占到80~90% 。 同时 , 秉持价值投资的理念 , 他认为 , 如果放宽时间维度 , 股价必然回归企业基本价值 。
因此 , 张坤屏蔽掉了短期信号的干扰 , 几乎不做择时地买入那些符合伟大企业标准的股票 , 然后长期稳定持有 。
帮他一战成名的贵州茅台 , 张坤已经拿了七年半;五粮液他持有六年;持有泸州老窖、上海机场四年;其他重仓股也多会连续持有三年以上 , 贵州茅台的股价从不足百元一路飙升至最高2627.88元 , 目前2189元 , 五粮液从30元左右涨到现在的293.08元 , 上海机场从25.5元涨到目前的60.95元 。 张坤历史上持仓的盈亏比例大概是9:1 , 从长期看 , 优质的企业的确带来了更丰厚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