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解股市30年牛短熊长顽疾抓主矛盾,建投融资并重的市场( 二 )


此外 , 还需从治理结构入手 。 现在对大股东、内部人缺少有效的公司治理防控和制约 , 因此无论是独立董事制度 , 还是公司治理方面上 , 都要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 以及对大股东的制约上 , 建立好的制度 , 让独立董事真正发挥出作用 。 在上述制度改革实现的基础上 , 中国股市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
对于当下的机构抱团:
基金管理人应当承担更多责任
把中国股市出现的很多问题 , 都归结为机构不够、散户过多 , 这是非常片面的 。 实际上 , 我们在发展机构投资人的进程中 , 始终存在着照搬西方的问题 。 对于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 , 这确实是国际主流 , 但是基金的发展也有其历史阶段 , 比如早期的基金就是公司型基金较多 , 直到今天西方国家也仍然存在着公司型基金 , 它有着完整的治理结构 。 而契约型基金只是基金演变之后 , 法规制度健全、监管制度完善背景下的一种现代机构方式 。
然而 , 我们国内一起步就全部是契约型基金 , 契约型基金缺少良好的治理结构 , 旱涝保收 。 在初期机构投资的发展中 , 如果机构投资人的职业道德跟不上 , 就会出现玩别人的钱却不承担任何风险等这类问题 。 制度不完善 , 监管跟不上 , 就会出现基金黑幕、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 甚至现在所谓的机构带来的行情 , 也大都是机构抱团炒作个股 。
此外 , 我们对机构的约束也不够 , 无论是在打新股的偏爱上 , 还是机构投资人都设立首席经济学家来“自拉自唱”以及为机构服务上 , 制度设计本身就让散户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 机构的职业道德并没有提高 , 而且还有较高的基金管理费用的收取 , 所以机构本身也存在一种周期性的割韭菜式行情 。 也就是 , 机构爆炒一把 , 实现过山车之后再沉寂几年 , 然后继续下跌 , 陷入到不能给投资人带来更理想行情的格局中 。 爆炒一轮之后 , 也只是基金管理者这些机构和个人赚了钱 , 资本市场上 , 也只是一些个股产生了过山车式的行情 , 如果他们只是将精力放在投资人之间博弈的收益分配上 , 而不是真实的业绩基础上 , 那么我对此走向是非常担心的 。 从目前来看 , 应该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 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
最后 , 我希望《红周刊》不忘初心 , 在过去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再迎来新的辉煌 , 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同时也希望广大投资者不再成为被割掉的“韭菜” , 充分享受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带来的“红利” 。
(本文已刊发于2月6日《红周刊》 ,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 , 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 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 , 不做买卖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