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的“隐患”:云南土著蛙陷入困境

1、牛蛙的引入
牛蛙原产自北美 , 体型巨大、体重可超过2公斤 , 是世界最大的蛙种之一 , 因鸣叫声洪亮似牛 , 所以冠以了牛蛙的称号 。 牛蛙以生长迅速、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著称 , 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即引起多个国家的垂涎 , 并相继引入国内养殖 。
我国最早和牛蛙产生交集始于1924年 , 这一年由日本从美国引入400只牛蛙到台湾养殖 , 不过以失败告终 。 但日本在其本土养殖的牛蛙 , 却获得空前成功 。 如今作为夜店美食霸主的小龙虾和牛蛙大有渊源 。 原来牛蛙喜欢吞食小龙虾 , 日本人特意从美国引入 , 将小龙虾粉碎、撵磨或整个充当牛蛙的饲料 。 为提升小龙虾的产量 , 于1930年前后日本将其带至了南京繁育 , 自此小龙虾开启了它在中国1个世纪的征程 。

牛蛙的“隐患”:云南土著蛙陷入困境
文章图片
编辑
我国大陆正式接触牛蛙是在1935年 , 上海的一位沈姓商人开了一家专门售卖美国牛蛙的店铺 , 以舶来品的名义高价销售 , 一只竟开出24元的天价 , 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 当时的上海人依然留恋土著蛙 , 加之价格过高 , 牛蛙店最终关门了事 。
建国初期 , 国内百废待兴、物质极其匮乏 , 为丰富粮食、食物供给 , 我国多次尝试由国外引入蛋白丰富、生长迅速的物种 , 如今泛滥南方水域的罗非鱼 , 第一次引进、试养便发生在这个时期 。 1960年前后 , 我国从日本、古巴再次引进牛蛙 , 其中由古巴运送的400只牛蛙被寄予厚望 , 古巴为此还特意派遣了牛蛙养殖专家 。 未曾想恰逢中苏关系恶化 , 古巴选边苏联 , 最终牛蛙养殖以流产结束 。
转折发生在1980年后 , 我国正式实施改革开放 , 与国外的交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 为牛蛙养殖技术引入创造了条件 。 湖南省率先从美国引入牛蛙 , 且大获成功 。 当年牛蛙每公斤市场收购价超过了50元 。 同年 ,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均月收入七八十元 , 仅能购买2斤牛蛙 。

牛蛙的“隐患”:云南土著蛙陷入困境
文章图片
编辑
牛蛙的火爆 , 迅速吸引了其他省份的注意 , 福建、广东分别派遣专家队伍前往湖南“取经” , 接着照葫芦画瓢 , 学得有模有样 。 和湖南不同 , 福建、广东的消费者自古有烹饪田鸡的传统 , 个头大、肉质佳的牛蛙替换田鸡 , 似乎更“顺理成章” 。 结果就是 , 后者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 坐实了“后来者居上” 。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期间 , 特意用原产自北美的牛蛙做了一道闽南名菜《石鳞腿》 。 几百年来《石鳞腿》是以石鳞、即棘胸蛙为主料 , 而这次换成了牛蛙腿 , 令习惯了将牛蛙腿蘸面包糠、裹鸡蛋液、过油轻炸的里根赞不绝口 。
2、牛蛙的崛起及潜在的风险
自牛蛙在我国成功养殖后 , 配合牛蛙个头、肉质鲜美的特点 , 牛蛙市场被彻底激活 , 需求量大增 。 数据显示 , 牛蛙消费以南方为主的众多城市中 , 上海、重庆、成都、武汉和长沙分别排到了前五位:单单是上海这一城市 , 每天的消费量即突破了50万斤;重庆、成都紧随其后 , 消费量略少 , 大约在40万斤左右 。 我国全年的牛蛙消费量则达到了30多万吨 ,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需求量 。

牛蛙的“隐患”:云南土著蛙陷入困境
文章图片
编辑
牛蛙取代传统的蛙类 , 特别是田鸡 , 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 , 牛蛙体积大、出肉率高及强劲的繁殖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 但福祸相随 , 牛蛙对我国本土的物种生态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成年牛蛙体长7-17公分 , 体重1-1.5公斤 , 属于蛙中的巨无霸 , 相比我国本土蛙类 , 在食物争夺中处于优势地位 。 更关键的是 , 牛蛙不挑食 , 属于典型的杂食性动物 , 水里的小鱼、小虾、小蟹、软体小虫等都是它的口下之物;饥饿状态下 , 幼龟、蝾螈等照吃不误 。 更令人惊异的是 , 牛蛙遇到身披铠甲的幼龟、攻击力强悍的小蛇 , 几个回合后 , 后者往往成为前者丰盛的午餐 。

牛蛙的“隐患”:云南土著蛙陷入困境
文章图片
编辑
由养殖场逃逸出的牛蛙 , 混迹在沟渠、沼泽、稻田、坑塘里 , 基本不怎么缺少食物 , 反而是本土的滇蛙、黑斑蛙、泽蛙时时要提防 , 免得成为牛蛙的早点 。 事实上 ,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 , 80年中后期 , 牛蛙已活跃在南方多个省份 , 四川泸沽湖的无声囊棘蛙、云南滇螈都在与牛蛙的斗争中败下阵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