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关注山东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脱贫之后,春到黄河滩( 二 )


2017年 , 赵希贵注册了公司 。 他给公司起名叫金手指 , 寓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 。 老赵给扶贫车间提供编藤椅的材料、工具 , 编出来的藤椅再由他来回收销售 。
扶贫车间里大多数都是50岁以上的妇女 。 这些脱贫之后的农村妇女 , 靠着自己灵巧的双手 , 在老赵的带领下涌向了市场的大潮 。
赵希贵的藤编产业链 , 从零零散散、小打小闹 , 到现在开始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 仅仅用了四年多时间 。
目前 , 鄄城县藤编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10亿元 , 辐射人群超过10万人 。 当地还计划着以藤编产业为基础 , 打造户外休闲用品科技园 。
而在整个菏泽 , 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扶贫车间开始转型为小微企业 , 朝着更加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迈进 。
央视《焦点访谈》关注山东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脱贫之后,春到黄河滩】手工业给菏泽带来了脱贫的契机 , 而为了拓宽致富的道路 , 发展种植业也成为了当地的新目标 。
滩区迁建不仅仅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 , 还为当地增加了耕地面积 。 以鄄城县为例 , 下辖的五个乡镇迁建之后 , 复垦增加耕地面积1.5万亩 , 实现流转0.78万亩 。
陈佰光是鄄城县旧城镇的种植大户 , 他不到20岁就到河南跑运输 , 掌握了果树种植的技术和销售渠道之后 , 便开始返乡创业 , 这十年来一直扎根滩区做农业 。 春天是种果树的最佳时期 , 为了争取到因滩区迁建而复垦的土地 , 陈佰光把乡镇干部邀请到了自家的果园 。
黄桃是这两年陈佰光看上的新品种 。 滩区的土壤和气候都非常适合黄桃生长 , 陈佰光与几家黄桃的加工厂签订了供货合同 。 到了盛果期 , 一亩桃树就能给陈佰光带来五六千元的收入 。
一直以来 , 滩区零星布局的小房台让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难以深入 ,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 眼下 , 灌溉条件、农业用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正在快速改善 , 这也让陈佰光这样的种植大户们信心更足了 。
春天将至 , 陈佰光的黄桃树期待发芽 , 滩内村台上的新社区也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 学校、卫生室、操场、文化馆一应俱全;超市、酒店、加工点、创业车间配备完善;结婚的新人越来越多 , 孩子们的笑脸更为灿烂 。 黄河岸边 , 这片自古贫困的滩区 , 旧貌换新颜 。
来源|央视网编辑|高红岩

央视《焦点访谈》关注山东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脱贫之后,春到黄河滩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