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霁清轩造园艺术赏析


颐和园霁清轩造园艺术赏析
文章插图
壹 霁清轩的基本概况
霁清轩位于颐和园东北部,万寿山东麓谐趣园之北,与谐趣园一南一北前后紧邻,均为颐和园的园中之园。建园之初二者本为一体,因效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而建,因此所以被称为惠山园。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惠山园“园门西向,门内池数亩,池东为载时堂,其北为墨妙轩。园池之西为就云楼,稍南为澹碧斋。池南折向东为水乐亭、知鱼桥。就云楼之东为寻诗迳,迳侧为涵光洞。迤北为霁清轩,轩后有石峡,其北即园之东北门。”
霁清轩布局精巧,南入口为垂花门。垂花门以北穿过院落为正殿霁清轩,霁清轩面阔3间,硬山顶,建筑面积114.2平方米。霁清轩向西沿游廊直达西殿清琴峡,清琴峡坐西朝东,面阔3间,硬山顶。清琴峡的西南侧有硬山顶西房3间、北有2间。北侧有西北房3间。院中在山石上建四方亭1座。霁清轩正殿东有29间转角爬山游廊,与两侧建筑、前后廊相接。轩北有10间爬山廊,廊间有1座重檐八角亭。东院墙的西侧有3间硬山顶东房,曾为清代军机处。南套院南、北各有3间硬山顶建筑,曾为清代酪膳房。八角亭的东侧还有3间歇山顶南房。庭院的中心有天然石峡清琴峡,随山势下,流向东墙以外。霁清轩的北门在颐和园的东北角,有两扇穿带式大门。门南侧有2间硬山顶北房,还有3间硬山顶东北房。

颐和园霁清轩造园艺术赏析
文章插图
贰 霁清轩的历史变迁
霁清轩始建于清漪园时期,1751年,乾隆帝弘历第一次到江南巡视,对无锡的寄畅园印象深刻,随即命画师“携图以归”,并在当时清漪园(今颐和园)东北角建造了写仿寄畅园的园子,题名惠山园。霁清轩为惠山园北部的庭院。
1811年,嘉庆帝对惠山园进行了改造与扩建,加建了部分围墙及建筑,北部的霁清轩有被围合为封闭院落的趋势,而将南部较为完整的园林区域更名为谐趣园。嘉庆帝有时要在谐趣园涵远堂临政,军机大臣从清漪园之东北门进入霁清轩等候,因此在东部建军机处。
1860年,英法联军将清漪园焚毁,谐趣园、霁清轩同罹劫难,霁清轩院落残留部分建筑,根据同治十二年《三园现存坍塌殿宇空闲房间清册》中的记录,可证明霁清轩内的军机处、落膳房为幸存建筑。之后整个清漪园一度处于荒置状态,位于全园东北角的霁清轩更是无暇顾及。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挪用部分海军经费,在清漪园遗址上复建颐和园,谐趣园、霁清轩得以在1892年重建,其形式大体保留至今。据说,慈禧时曾在霁清轩用奶制点心,故霁清轩东南角之上重建“落膳房”(应是“酪膳房”)。
民国期间霁清轩对外出租,如实业总署督办王荫泰1940年租住霁清轩。1948年前后,霁清轩作为当时北平市长何思源避暑之地,曾邀杨振声、沈从文、冯至及家人住在这里,沈从文在此创作《霁清轩杂记》。
2009年颐和园对谐趣园、霁清轩进行了最大程度符合历史原貌的修旧维护,2018年对室内展陈进行了布置,同年12月对游客开放。
叁 霁清轩的造园艺术
1.先抑后扬
陈从周先生讲,“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不显,不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地述说和浸润,这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美学的根基。
穿过垂花门,一进来便是主体建筑霁清轩。这座大殿的作用跟一进东宫门便看到仁寿殿一样,开宗明义。同时也起到障景作用,在门口站着是看不到殿后的山水园林景色。到了霁清轩北侧,绕到霁清轩背后,地势陡然下降,山石奇峡、流水潺潺、古松林立、骋目四野,眼界豁然开阔,自然山林气息扑面而来,视觉冲击力极强。这种先抑后扬,先藏后露的手法,加深了人们的游兴,是中国造园的一种常用的手法。

颐和园霁清轩造园艺术赏析
文章插图
2.依山就势
颐和园霁清轩造园艺术赏析】“所谓造园,贵在融于自然”。清琴峡以东原为平缓的山地,万寿山余脉的真山石粗犷有力,山脉与地平面形成约45度斜坡。造园者为了丰富园林的景观层次,营造高峡奇峰的效果。利用这石和峡的天然地貌基质,在山脉的尽处用人工方法在天然岩石上材质相同的石块堆造了一座高耸的假山,与山底下的峡谷形成非常明显的高差。为进一步增强咫尺空间的俯瞰效果,在假山最高处点缀一座四方攒尖的观景亭,在亭子周围山石缝隙中栽植高大乔木,古松伟岸的树姿掩映于亭子之上,这样深山峡谷的气势得以进一步强化,远远望去,朱栏画柱掩映在四周的苍松翠柏之中,宛如一幅宋代山水画卷,尺度虽小,高远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