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那场“石英革命”,是如何颠覆传统钟表行业的?( 三 )
文章图片
蒂芙尼ConcordDelirium的早期广告图源:维基百科
Delirium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 它向世界表明 , 瑞士已经掌握了石英技术 , 能与日本制造商匹敌 。 事实上 , 瑞士石英表凭借典雅的超薄表款在中高价位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Cartier-卡地亚」、「RaymondWei-蕾蒙威」、「Gucci-古驰」、「Ebel-依柏」和「Concord-康科德」等品牌都在其列 。
但这还不够 。 SSIH和ASUAG仍然持续亏损 。 一些银行财团不得不对这两个集团进行救助 , 以拯救瑞士第三大出口行业 。 在1981年至1983年的一系列救援计划中 , 瑞士的各大银行向制表行业注入了超过5.5亿瑞士法郎 。
在这场危机中 , 银行求助于瑞士顶级咨询公司HayekEngineering的老板Hayek 。 银行委托Hayek拿出一个钟表业振兴计划 。 1983年 , Hayek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方案 , 将两个集团合并为一家公司 , 并将品牌从生产环节剥离 , 所有的生产工作都集中到ETASA 。 以前自主生产机芯的品牌将只专注于设计、营销和销售 。 银行接受了这个计划 , 并聘请Hayek进行执行 。 新公司被称为SMH , 英文为SwissCorporationforMicroelectronicsandWatchmaking(瑞士微电机与钟表制造工业公司——请注意 , 微电子技术被置于钟表制造之前) 。 这就是今天的「Swatch-斯沃琪」集团 。
文章图片
1983年原版Swatch手表的详细规格图图源:《W.B.SSwatch手表藏家指南》
这样的变革是有原因的 。 在Delirium手表大获成功之后 , Thomke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一个秘密项目 , 他们称之为「Deliriumvulgare」 , 意思是「大众的Delirium」 , 计划让ETA利用为Delirium开发的技术制造一款平价的指针石英表 , 在低端市场上实现瑞士制造的逆袭 。 20世纪70年代初 , 瑞士人曾以Pin-lever机械机芯主导了这一市场 , 但却被廉价石英表所取代(1970年 , Pin-lever , 或者叫Roskopf机芯占瑞士产量的44%) 。 Deliriumvulgare有希望夺回部分市场 。 在制造Delirium时 , 为了节省空间ETA取消了机芯的底板 , 将这个部件直接连到表壳背面 。 他们准备在新产品上也这样做 , 但不是为了节省空间 , 而是为了节省成本 。 出于同样的原因 , 表壳也将由塑料制成 。 ETA打算将成品直接卖给零售商 , 尽管零售价只有35美元 , 却也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
Thomke面临的问题是 , 他需要投资 。 银行厌倦了对钟表业的救助 , 拒绝了 。 Hayek出面时 , Thomke向他展示了Deliriumvulgare这一秘密计划 。 有了Hayek的支持 , 问题迎刃而解 。 1983年 , ETA以Swatch为名推出了塑料表 , 一夜之间风靡全球 。 Swatch震惊了钟表界 , 没有人预料到瑞士厂商会在低端市场出击 ,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 因为他们的人力成本高昂 。
文章图片
1983年的初代Swatch手表图源:swatchandbeyond.com
Swatch标志着瑞士表在石英危机中的转折点 。 石英技术曾经给行业造成严重的打击 。 到1985年 , 钟表业的就业人数从1970年的89,450人下降到32,000人(1988年跌至谷底 , 为28,000人) 。 1974年至1983年间 , 瑞士手表产量从创纪录的9600万只下降到4500万只 。
但就在Swatch面世两年后 , 产量已回升至6000万只 。 当年瑞士手表出口量的80%是石英表 , 其中42%是塑料表 。 这就是Swatch效应 。 更重要的是 , 在1983年遭受亏损后 , 新的SMH集团势如破竹 。 钟表帝国绝地反击 。 1988年 , 人们口中的「Swatch先生」Hayek顺理成章地将SMH更名为Swatch集团 。
文章图片
1970年 , 「Rolex-劳力士」推出Ref.5100 , 配备自产石英机芯
石英技术没有停止进步 。 如今 , 像「Breitling-百年灵」和「GrandSeiko-冠蓝狮」这样的品牌提供了新一代的所谓「SuperQuartz-超级石英」手表 , 精确度极高 。 太阳能或光动力技术(如西铁城的Eco-Drive)和运动驱动的电能技术(如精工的Kinetic)消除了更换电池的麻烦 。 「Junghans-荣汉斯」和「Citizen-西铁城」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推出了无线电控制手表 , 可以接收原子钟的时间信号 。 后来又有了接收卫星信号的GPS手表——首款产品是1999年的「Casio-卡西欧」PRT-1GP 。
石英技术对钟表界的渗透性影响最直接地体现在石英表每年的产量上 。 根据日本钟表协会的统计 , 2015年 , 手表的产量为14.6亿只 。 其中 , 石英表14.2亿只 , 占总数的97% 。 指针石英表占81% , 数字石英表占16% 。
- 背后|《风声》背后那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 邂逅|溧阳的小众秘境,土著都不一定知道,是时候去一趟了
- 梦中|十里芳华万里飘香,顺德有场“盛大的花事”邀你来赏花
- 中年|一个人的旅行,那就来泸沽湖吧
- 洱海|「我的家乡在河北」春水连天、万鸟翔集!河北版的“苍山洱海”,简直太仙儿了!
- 中年|石林中的探岳与探岳中的你
- 老年|春意浓,天河公园的花海“红了”!
- 飞行|新疆雪雀,高原鸟,孤独的飞行者!
- 步行街|国内唯一面朝大海的步行街:厦门中山路的滨海风情,实在让人陶醉
- 刘强东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亲生母亲是个谜,章泽天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