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儿时的一盏小马灯点亮医学梦,这位医生给了上千人“活下去”的希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李雁 , 是一个让人有些琢磨不透的人——
心无旁骛地扑在肝癌复发转移研究领域十余年 , 在导师的指导和团队协助下 , 研制出一整套肝癌研究领域所必需的模型系统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明明可以“好风借力 , 直上青云” , 但他毅然掉头直奔一个困扰肿瘤学领域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而去 。
二十年深耕腹膜癌诊疗领域 , 研究出一整套腹膜癌诊断和治疗技术体系 , 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 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腹膜癌诊疗中心 , 被公认为该领域的拓荒者 。 他对不食人间烟火的“精英医学”颇有微词 , 觉得那都是虚无缥缈的自我优越感 , 却无比珍惜患者随口给他起的“草图医生”的昵称 。
这就是李雁 , 一个言谈举止让人一眼就能“看透” , 但取舍间又时常让人“琢磨不透” 。
李雁|儿时的一盏小马灯点亮医学梦,这位医生给了上千人“活下去”的希望文章插图
李雁(左一)在手术中
李雁|儿时的一盏小马灯点亮医学梦,这位医生给了上千人“活下去”的希望文章插图
李雁为患者手绘的说明图
李雁|儿时的一盏小马灯点亮医学梦,这位医生给了上千人“活下去”的希望文章插图
李雁为患者看病
1
一盏小马灯点亮医学梦
为什么选择当医生?一千个医生有一千个答案 。 而李雁的故事 , 则要从他年少时某个雨夜里的一盏“小马灯”讲起 。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山东泰安乡间 , 一个下着雨的深夜 , 李雁七岁的妹妹发起了高烧 , 一家人围着年幼的孩子手足无措 。 李雁的叔叔连夜赶着山路 , 去五十多里外的乡上请乡医到家来给孩子看病 。
一家人守着高烧抽搐、不停哭闹的妹妹 , 那个焦灼的夜晚仿佛熬不到尽头 , 至今让李雁无法忘怀 。 直到东方的天空微微泛起鱼肚白 , 山路的尽头出现了火种般跃动的灯光 。 那是乡医提着“小马灯”穿过风雨正在赶来 。
在那个贫乏的年代 , 注射器和针头需要反复使用 。 乡医到家里来 , 先要烧水给医疗用具消毒 , 然后测温、打针、开药……李雁看着乡医从老旧的医药箱里魔术般“变”出一件件陌生物件 , 一番令他难解的“操作”之后 , 妹妹体温“神奇”地降了下来 。
那个乡医穿过浓浓夜色匆匆赶来的画面 , 在此后的数十年中时常闪现在李雁的脑海中 。 那一点闪烁在远方的灯光点燃了他的一个梦——医学梦 。
当一位医生 , 救己救人!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 , 这是一位乡村少年最朴素的心愿 。 为此 , 年少的李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 考出小山村 , 真的成了一名医学生 。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 , 没什么道理可讲 , 就是背会 。 ”回想起大学里的生活 , 李雁说自己是个比较笨的人 , 背不会的时候 , 总是喜欢借助于写写画画 。 各个器官的形态 , 从把纸蒙在教科书上“描红” , 到逐渐简化成“素描” , 之后又变成加入自己想法的“写意画” 。 不计其数的图画 , 在帮助李雁准确记忆知识的同时 , 也令他养成了将思路以最直观的方式画出来的习惯 。
而这个学生时代的习惯 , 一直伴随着他此后数十年的从医生涯 , 甚至令他以“草图医生”之名广为人知 。
2
搭建首个肝癌转移模型
“顺应自然 , 需要两条腿走路 , 精准与模糊 。 兼顾关注对立双方 , 力求和谐与协调 。 ”
李雁的手机中存着一张导师汤钊猷院士发来的新年贺卡 。 他时时把上面的寄语拿出来 , 细品其中滋味 , 觉得充满着为医为人的哲理 。
如果说 , 人总有那么几个影响一生的转折 , 那么从武汉大学医学部硕士毕业后 , 考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读博 , 投身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门下 , 就是李雁走过的一个重要的“路口” 。
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 。 “汤先生前瞻性的思维 , 在当时不一定有人懂 , 但20年过去 , 你就会发现他的正确性 。 ”说起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汤院士 , 李雁情不自禁地赞叹 。 李雁介绍 , 上个世纪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肝癌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困扰肿瘤学发展的最大临床难题 。 汤院士等学者提出的“改水、防霉、防肝炎”一直是我国肝癌预防的“三大战略” , 并成功使我国肝癌的发病率稳步下降 。
预防的问题得以解决 , 而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仍是困扰着患者和领域内学者的最大难题 。 用什么药物 , 用什么方法能有效控制、阻断癌细胞的转移?得出结论需要大量的实验结果作为支撑 , “我们不可能在病人身上做实验 , 怎么办?”在汤院士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 , 李雁成功建立了世界上首个逐级转移的人肝模型系统 , 其中包括9个细胞系和3个动物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