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二 )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新地百”改完后的效果图。据悉,今年全新改造后的“新地百”将重张开业,将引入创意文化、阅读空间、高端休闲业态、不再以百货为主业。地安门地区,还包括地安门外大街、钟鼓楼和什刹海。这里历来就是老北京味最浓的区域。地安门外大街旧时分为两段。以后门桥为界,以此至鼓楼,明称鼓楼下大街,因在鼓楼之下而得名。清光绪《顺天府志》称鼓楼大街。以南,清时称地安门大街(从后门桥至景山后街)。民国初未变。后,以地安门为界,以北称地安门大街,以南称地安门内大街。新中国成立后称地安门外大街。城门开,顺着皇城延伸出来的地安门大街,越过后门桥,可以望见雾霭中的鼓楼,街道两旁,从元朝开始就是一个繁华的后市。据1934年北平市商会编印的《北平市商会会员录》记载,当时地安门至鼓楼一带,正式参加各同业公会的商号共有137家,可谓百业汇集。有句老话,叫“东单西四鼓楼前”,说的是京城最繁华的地界,“鼓楼前”就是其中之一。地安门还有一个传统,古玩店特别多。自打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紫禁城里的一批宝贝流落出来,出了神武门,直接汇聚在地安门一带,由此带动了古董买卖。一些专门制造赝品的高手也会集于此,其伪造的字画,即为著名的“后门造”。林立的店铺外,往往还挤着一堆支着布伞的小摊,卖什么的都有。据从小住在地安门的张先得老人讲,大街上有一条岔子胡同,平时“根本看不见胡同口”,全被小摊挤满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地安门外大街修成六七米宽的碎石路(原为石板道,后损坏)。清宣统元年(1909年),北长街、景山东街、地安门内大街修成碎石路面。1912年,原皇城禁区开放,地安门内大街也包括在内,社会车辆由此开始通行。1936年地安门内大街和地安门外大街由工务局修建了沥青路面。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什刹海自古就是北京一块人杰地灵的地方。什刹海沿岸开满了酒吧,一度喧嚣、吵闹、烟火气极重,入夜以后更是灯红酒绿。老北京人一般都绕着走。不过,最近什刹海消停多了,沿岸许多酒吧、餐馆都关张了,违建也拆了。不知道曾经那个闲适、风雅的什刹海还能不能回来。从小住在什刹海的朱家溍先生,曾经有这样一段生动的回忆:从白米斜街西口北行,漫步到什刹海南岸,想一面走着一面“寻梦”。迎面先看见鼓楼钟楼,波光倒影,依旧是当年的景致。记得当时每天晚上听见鼓楼打鼓由慢而快的三通,据说是一百零八。但我没数过,只觉得有点像《击鼓骂曹》的“渔阳三挝”。打过鼓,停一会儿,又撞钟。夜里十二点钟又一次。早晨天亮以前又一次。早晚两次我每天听得见,觉得很好听,又感觉很严肃,因为我常听见这样口气的话:“别闹了,该睡觉了,鼓楼都打鼓。”夜里十二点钟的鼓我很少听见,偶然正赶上,好像有点可怕.什么理由,说不出来。民国13年,优待清皇室条件修改,首先取消了第一条“大清皇帝尊号仍存不废……”连带着“銮舆卫”当然就没有了。因而銮舆卫所派专司打鼓的旗鼓手也就失业了,从此北京的钟鼓声不再响了。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竟然是这里
文章插图
图 | 北京日报图片库资料来源 | 《什刹海的老字号和特色店》《平安大街》《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原创新媒体制作人员:黄加佳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编辑: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