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两出头扶手椅与联帮棍
1984年的隆冬,笔者去姑苏城外的古镇和乡村进行民间古家具的调查,发现了一件非常别致的明代扶手椅,造型古朴、结构精当,可谓十分难得。
文章插图
濮安国先生发现的搭脑两端出头的扶手椅这件扶手椅的座身宽64厘米,深47厘米,高48.5厘米,通高112.5厘米。椅子因天长日久,座面下原有的两根托档已经失落,采用细藤编织的软屉也已破损,仅剩一个漏空的框面。在椅子的四条腿足之间,三面都安置有券口牙子,但迎面的券口牙子已散失;左右两侧的券口牙子中,右侧还齐全完好,左侧则有些残缺。四根管脚枨,前后低、左右略高;前面一根又称踏脚枨的为出榫包脚做,仔细观察后可发现枨下应有脚牙,可惜也早已不存。
文章插图
明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以上这些构造和做法,与常见的明式扶手椅没有多大差别。尤其是四条腿足,均采用穿过椅面的“上下一木连做”,为明式扶手椅制造工艺的通常作法。另外,扶手前端采取套榫结构与一木连做的鹅脖相接,两端不出头;椅子顶部的搭脑与后腿交接时,两端出头,且稍稍向上翘起,呈现民间所谓的“纱帽翅”状。这些,同样也是明式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但是,一般明式扶手椅在扶手与鹅脖、搭脑与后腿相交接处的四端或均作出头,或四端套接都不出头。而这一件扶手椅子只有搭脑与后腿相交处的两端出头,扶手与鹅脖相交处的两端则不出头,非常罕见。
文章插图
黄花梨两出头官帽椅 1997年纽约佳士得毕格史藏家具专场通过对实物的反复观察和验证,以及根据该椅主人提供的收藏情况,可以确认它是一件历经世代、长期使用、流传到现在且未曾有过任何修制的明代家具遗物。由于年代久远,椅子扶手的前端磨损十分明显,鹅脖穿入扶手的榫头也已暴露出来,踏脚枨经常被踩踏移磨,痕迹尤为明显。同时,从椅子肥厚宽大的靠背板和椅子用料的硕实,体型自上而下呈侧脚,以及形态率直、质体坚固,并采用少见的“净瓶形”联帮棍等特征,均可清晰地感受到早期明式家具淳朴、古拙的气质和意味。对于这样一件看来似乎相当平凡而实质不同寻常的椅子,不能不说是明代家具中一件十分难得的珍宝。它的发现,填补了明清扶手椅种类和形式的一个空白。
文章插图
明万历刻本《红梨记》木刻版画中的两端出头官帽椅这种扶手椅,我们倒是可以从明代的木刻版画中找到确切的佐证。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刊印的《红梨记》木刻版画插图《宦游》中,就出现与这件扶手椅几乎完全相同的“搭脑两端出头,扶手两端不出头”的椅子。实物和绘画图像相互参照,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至迟16世纪,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这类搭脑两端出头、扶手两端不出头的椅子,已经确实存在,而且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安思远旧藏黄花梨两出头官帽椅民间手工业产品历来不受统治者的重视,史料难觅,经常成为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拦路石。面对这件堂堂正正的扶手椅,应该叫它什么名称,一时就很难说得清楚了,也极难能找到直接的有关文献资料。但是,从形式上看,被发现的这件扶手椅,与明代扶手椅中现被称作“四出头扶手椅”、北方称为“官帽椅”的扶手椅,以及扶手和搭脑两端都不出头的文椅,即北方工匠叫做“南官帽椅”的椅子,应同属一个类别。
文章插图
黄花梨两出头官帽椅 英国收藏家尼古拉斯.格林利藏官帽椅名称的由来,虽有人曾作过解释。不过多年来,笔者一直对被今人所称官帽椅或南官帽椅的名称感到疑惑,因为在明式家具的故乡,苏州以及江浙一带,不管是搭脑和扶手两端都出头或都不出头的扶手椅,都没有被称作官帽椅的。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南官帽椅都只是北京地区的称呼,在江南民间至今仍不知道有这种称谓,只是把这类扶手椅称为“禅椅”“文椅”。而今这一“两出头”扶手椅的真实出现,又无独有偶与明代万历年间的木刻版画插图中的椅子相一致,并且那张搭脑两端出头、扶手两端不出头的椅子,在画中恰恰被放在江南官家的厅堂上,一正一背,方位清晰明朗;坐在椅子上的恰恰又是两位头戴幞头冠帽的官吏,其弯弯相顺的纱帽翅,与扶手椅两端出头的搭脑,相互呼应,相映成趣。如果在此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称这种椅子为“官帽椅”,那么,应该是最相称也是最恰当的了。
- 背后|《风声》背后那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 邂逅|溧阳的小众秘境,土著都不一定知道,是时候去一趟了
- 梦中|十里芳华万里飘香,顺德有场“盛大的花事”邀你来赏花
- 中年|一个人的旅行,那就来泸沽湖吧
- 洱海|「我的家乡在河北」春水连天、万鸟翔集!河北版的“苍山洱海”,简直太仙儿了!
- 中年|石林中的探岳与探岳中的你
- 老年|春意浓,天河公园的花海“红了”!
- 飞行|新疆雪雀,高原鸟,孤独的飞行者!
- 步行街|国内唯一面朝大海的步行街:厦门中山路的滨海风情,实在让人陶醉
- 刘强东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亲生母亲是个谜,章泽天知道吗?